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使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呢?结合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去做:
一、入境 读意境优美的作品,要有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当然教师应先“情动于己”,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
二、入情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泡在蜜罐里,父亲疼、母亲爱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通过紧扣课文并辅之以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把中华民族赡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可以找一些动情的文章,用文章中的情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入理 《关雎》是一篇开爱情文学之先河的作品。过去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我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禁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为此,在讲《蒹葭》时,我补充了一篇舒婷的《致橡树》,这样结合课文,我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我们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上一篇文章: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阳光
下一篇文章: 帮学生顺利跨进作文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