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笔者以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从而达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动口。动口是指学生认真阅读,积极回答,主动提问。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选择时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要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另外,有问题要让学生回答。教师应因材而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积极鼓励学生回答,要给学生回答的空间,切忌替学生回答或武断地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鼓励。还有就是疑点要让学生问、议。教师在教学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大力鼓励学生问,绝对不能抑制他们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良好好问习惯。无论是教师提的问题,还是学生提的问题,都要让学生“五个一群,两个一伙”的讨论,教师绝不能剥夺学生对问题见解的权力。
二、动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才能得到反馈,同时,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体现,思维才能得到拓宽。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之后,要求学生自编、自演课体剧,通过这些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含义。
三、动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人的智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好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同时也要启发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设计各种填空题、问答题、判断题、分析题、讨论题等,让学生积极思考、动脑。长期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以后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时,就会迎刃而上,而不坐而待之。
总之,学生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三动’为主线”。不断引导学生“动”,在动中学习知识,在动中创新,从而达到在动态的学习中获取更多静态的知识。
上一篇文章: 九成学生不会写议论文
下一篇文章: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