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路与出路
置之死地而后生
绝处逢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表现的是一种执著的人生态度和敢拼敢闯的勇气。
不留退路,就是负重前行,自我加压,表现的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观点)
事例1: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摸怪样的“阴阳头,一连数月,足不出户,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事例2:项羽看见秦军人马众多,士气正盛。引兵渡河后,他下令”皆沉船,烧庐舍,持三日粮“。在这样的情况下,退路没有了,粮食也不多了,不战胜敌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楚军的将士们激昂振奋,互相勉励,人人都报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
分析:以上两则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断掉退路来逼迫自己努力,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但人总会有身心倦怠、贪求欲念、懒惰懈怠的时候,斩断退路,就能抵御诱惑、战胜惰性,从而全力以赴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事例3:施 耐德的父亲二十岁时,背井离乡,到芝加哥谋生,除了一艘摩托艇,他一无所有。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几乎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但他没有那么做,他果断地卖掉了自己的摩托艇,断绝了自己的后路。最终,他在芝加哥创立了一番事业。他说:”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如果你迟疑不决,那就把帽子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方设法翻到 另一面去。“
分析:把帽子扔过墙去,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越过高墙去捡帽子。这就是断绝退路的做法,让自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类比论证:”剑短一分,险增三分。”选择短剑,虽处劣势,但要险中求胜,必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斩断退路,就是把自己放在劣势,以期注入进取的动力,进而不断努力以积蓄力量,然后转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反面:漫漫人生路,不可能总是天遂人愿、一帆风顺。有些人预留退路,心存侥幸,懒惰懈怠。结果往往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反例:面对强敌,宋朝廷先是割地求和,以求太平;继而,朝服称臣,以求自保;接着,退守江南,以求苟安。一退再退,到最后退无可退之时,只能坐以待毙,自取灭亡。
分析: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这就意味着他在做事之前,就已经准备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就会变小。留有退路是在为逃避搭桥,为失败铺路。
比喻论证:岩缝间的小草,没有退路,才能破土而出;厚茧中的蚕虫,没有退路,才能化蛹为蝶;悬崖边的雏鹰,没有退路,才能振翅高翔。“进则生,退则死”,这是用兵之道 ,也是人生之理。[来源:学+科+网]
上一篇文章: 作文诊所: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下一篇文章: 作文诊所:追求内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