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节目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2021年2月12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播出的情况。抓住材料首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作整体理解,这句话不仅是对栏目的总评,与下文构成总分关系,而且是考生作文的思考点,为什么会引起积极响应?高度评价的又是什么?作文议论的起点正在于此。其次要注意把握下文材料的两层主要意思,其中的分号暗示了获得“高度评价”的两点原因:1.内容很“中国”,确实起到了“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作用,这是对“典籍”的当代挖掘,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传承;2.形式很独特,新颖别致又接地气。作为央视一档高端文化栏目,既有充实内容,又有形式创新,观众自然会欢迎并给予高度评价。考生写作应该在此基础上展开。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作文的出发点是“以上材料”, “联想和思考”的内容是由材料引起的;而“联系现实生活”必不可少;“自选一个角度”要求考生说清一点即可,不可泛泛而谈。文体上明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凸显文体特征。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题旨在引导考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正确认识阅读中国古代典籍和如何更好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让考生思考怎样打开古代经典,如何讲述中国典籍,如何在当下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意识。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应该说,围绕“典籍、中国精神、传承古代文化”几个关键词说事,都合乎题意,而结合材料谈“联想和思考”本身就有很大的开放性。考生可从“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发散思维,也可从“文化传递与继承、演绎中华典籍精神”等角度切入,还可以就阅读经典与当代新科技发展的关系综合论述。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从“典籍、中国、文化传承”展开自由联想和思考。比如联系“百家讲坛”,阐释个人思考;比如结合自身体会,分析在当前时代怎样阅读古代典籍;比如借助故事讲述,谈论对数字典籍的认识……当然,也可就经典难度、青少年兴趣不高,或“食古不化”现象发表见解。只要选准角度,围绕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思考”,都是可行的。
【解题】
本题属新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栏目所反映出的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从语料选择看,重在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理解与传承”。题目审题难度并不大,对考生来说,挑战性在于如何从材料出发,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典籍里的中国”探讨的是如何传承经典文化的问题,关键词是典籍、中国,这是作文中不容偏离的写作重心,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思考”才是符合题意的,一般说来,写作新材料作文,囿于材料和抛弃材料另起炉灶,都是应该避免的写作倾向。写作要求中的“联系现实生活”不应狭义理解成自己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国当下的种种文化现象,互联网时代的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功做法等,都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不脱离所给材料分析说理,均可作为切入角度,激扬文字,挥洒成篇。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2.让典籍里的中国智慧走向现实生活。
3. 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4. 让科技演绎中华典籍魅力。
5.走近典籍,传递文化精神。
6.阅读典籍,讲述典籍,传承文化。
7. 贯通古今,用心传承。
……
偏题立意:
1. 为《典籍里的中国》点赞。(不合题旨,题目不是要求评价“典籍里的中国”这个栏目。)
2. 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偷换概念,扩大范围。)
……
【下水文】
体验典籍意蕴,传承文化气韵
农历辛丑年初一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获得高度评价。这一栏目聚焦于中华优秀文化中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尚书》《论语》《史记》等,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如何阅读理解古代典籍方面带给我们诸多启迪。
打开中国典籍,首先要找到那颗跳动的“中国心”。
历史典籍,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必有“中国”因素,抓住“中国心”才能找到打开它的总钥匙。比如《尚书》,开篇讲尧舜禅让之事,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王治”,说白了就是以德服人、世界大同;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则会让人联想起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子每每回望的那个圣王时代,都不难在《尚书》中找到源头,“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评价名不虚传!以至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如此评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央视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原因就在于此。阅读其他典籍何尝不然呢?抓住核心精神,方能提纲挈领。
打开中国典籍,最好能够知人论世,知晓来龙去脉。
每部经典背后都有故事,只是有的不为人知。比如《论语》中的弟子们、比如写作《史记》的司马迁,对于千年之后的读者,“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的反问充分说明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观首期《典籍里的中国》,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这故事令人感动,让人思考:他们为何如此义无反顾?只因《书》成了他们生命的信仰,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了力量。而这样的故事绝不止一人一事,了解了才更能触摸到其生命的温度,从而增强走进典籍的内驱力。
打开中国典籍,还应设法打通古今,联系实际生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经典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命运,阅读古代典籍自然应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央视《典籍里的中国》除了内容拓展,还有诸多创新,让历史典故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影像。比如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最真实的典籍“故事讲述场”,借助现代的舞台表演,带领观众最大程度地沉浸体验,不仅了解了历史,还直击心灵,令人震撼。比之过去《百家讲坛》类节目一人讲述大家听的形式更具现场感,更能使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从而传达出一种文化气韵,引人共鸣。所以我们阅读典籍,也不能与生活脱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早就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里的中国》表面看是一个读书节目,带领观众体验典籍意蕴,实则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气韵,同时指给我们打开典籍的方法。
上一篇文章: 作文诊所: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下一篇文章: 作文诊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