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祖国
南京力学小学六(3)班 张天元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您读过这样一本书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荷兰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与家人和邻居在一间昏暗狭小的密室里,躲藏了两年零一个月。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同伴,每天只能与她的日记本“凯蒂”相伴,描述密室里的生活,倾诉自己的心声。这就是取材于二战时期的真实故事——《安妮日记》。她说:“我是自己的船长,终有一天我会看到我能停泊的岸。”可是,她没有能够等到那一天。因为,战争使她的国家沦陷,十六岁的花季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
我们常说:“祖国,母亲。”有些同学会问:“母亲给了我温暖的家,让我的成长时时充满笑语,处处铺满鲜花。祖国给了我什么呢?”其实,祖国的恩赐,恰恰是最爱我们的母亲也难以给予的。安妮的母亲始终与安妮相伴,她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想给予安妮快乐的童年?但是,失去了祖国的庇护,即便是看似人人可以享受的阳光、自由与同伴,也都显得那样奢侈,那样遥不可及。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心学习的时候,当我们泛舟美丽的玄武湖尽情徜徉的时候,当我们走在繁华的新街口尽情欢笑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都是祖国的恩赐啊。
是啊,祖国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重要,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当祖国贫穷的时候,她的孩子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弱小的时候,她的孩子就受辱被欺;当祖国富裕的时候,她的孩子就快乐幸福;当祖国强大的时候,她的孩子就昂首挺胸!为什么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母亲,就是因为祖国与我们,正如母亲和子女,血肉与血肉相连,命运与命运同在,痛苦与痛苦并行,幸福与幸福相伴。今天,强大的祖国给予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像对待母亲一样,去尊重、去感激、去回报她吗?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也许会问:“我们年龄还小,怎么才能回报祖国呢?”其实,我们能做的,比我们能想象到的还要多得多。记得去年5月12日那个黑色的日子吗?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甚至更小的孩子们,用坚强和勇敢,诠释着生命的勇气,折射出人性的光辉。9岁半的林浩在把一个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后,冒着楼房倒塌的危险,再次背出另一名被废墟掩埋的同学;14岁的邓清清,在被武警官兵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3岁的小男孩郎铮,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叔叔敬礼;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在地震发生后走了10多个钟头……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意志坚强、没有被灾难和悲伤压倒,却在内心生长力量,挺起稚嫩的肩膀。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必须目标明确,发奋努力,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读书!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的祖国60华诞即将到来的此刻,我要说,今天,我们要努力学好本领;明天,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我们为祖国而骄傲,明天,我们要让祖国因我们而自豪!
点评:这是一篇慷慨激昂、含义深刻的演讲稿,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聆听到小作者怦然的心跳和蓬勃的激情,读来催人震撼,让人振奋!掩卷沉思,我心中无限感慨,热爱祖国,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话题,对儿童而言,祖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对此的解读竟如此深邃,从《安妮日记》的故事导入,具体感性地说明祖国与她儿女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重要性,写作构思可谓独具匠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道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一个少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指导教师 谢丽琴 李 琳
上一篇文章: 【国庆作文】我家的鞋子
下一篇文章: 【国庆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