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同题作文 > 正文         ★★★
 
2012年四川高考同题作文:水之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6/9 18:01:3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水之理

  陈俊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文法学院院长):人手并非绵密的结构,天生三十六七度的体温,内在决定着要想“握着”一滴水,是非常困难的:温度会让水蒸发,重力会使水流淌,久握会叫手酸麻,即使不遇“趔趄”,也是握水难,留水更难。

  然而,生活中谁会在意一滴水的得失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使太多人从不看重一滴水。易得的东西,人们不会珍惜。易失的东西,人们不愿挽留。偏偏水,尤其是一滴水,恰恰既易得,又易失。

  可是,一桶水是由一滴水汇成的。失去一滴水,理论上就开始失去一桶水。终有那么一个时刻,无数个丢失的一滴水,构成了流失的一桶水。那时才想起珍惜,就徒有后悔的泪水。就像地球上是有着丰富的水,甚至地球的别称就叫“水球”,但它也经不起地球人的滥用。一滴滴水的滥用,一条条河的污染,已经使地球人惊讶地发现,水,已经不再是滋养生命的琼浆,倒像是戕害生命的毒液。

  水的内涵丰富在于,它涵养万物而不张扬,自寻方向而不迷茫,善找出路而不固执,貌似柔弱而无坚不摧。然水的所有高贵品质,却是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只可惜,深藏于平庸中的高贵,常常以唾手可得或司空见惯的假象,蒙骗着头脑简单的人们,轻易就从他们那本来就稀松的指缝中悄悄溜走。

  哦,滴水与机会,何其相似乃尔!前者包含着万物的前世今生与七彩斑斓,后者蕴藏着未来的无数可能与峰回路转。前者通常平淡无奇,极难被人发现;后者大多很不起眼,极易被人忽略。前者即使被握在手,也难被紧紧握住;后者就算是砸在眼前,也极易被无准备的心智放跑。前者只有在十指紧握、心无旁骛的手里,才会尽可能地长留;后者只会在随时准备迎接、一旦抓住就绝不放开的手里,才会被及时开发并充分利用。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两千多年后,德国哲人黑格尔称赞此说“具有一种思辨的普遍性”。我国哲圣老子也激赏水的高贵德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是凡人,似乎难以说出哲理,但我们似也可以说:水与人生,滴水与机遇,懂了一个就能懂另一个。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