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强弱之辨”到“强弱之变”
①早在1917年,毛泽东主席谈到体育的功效时就说,体育锻炼可改善人的身体状态。他说,“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而每个人,也是天天都在变化的。只要我们态度端正,方法正确就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变。
②也许有人疑惑,有些人天生体质超强,后天锻炼怎能追上?不错,像博尔特、菲尔普斯这些竞技体育高手,他们都有非凡的天赋。仅仅依靠后天努力难以企及。不过,我们这里所谈的是体育训练和体质的关系,而不是要求普通人追赶专业运动员。
③勤勉是中国人固有的优秀品质。面对落后,我们从来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田径赛场上,马家军的辉煌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马家军改写了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的历史。据说,他们的训练是魔鬼式的。我们熟悉的女排明星郎平,在执教美国国家队女排的时候,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中国队员的勤奋和刻苦。
④当然,如果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勤奋之外,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女排的历史最能说明这一问题。从上个世纪的五连冠,到一度默默无闻,再到这个世纪重新夺回冠军。体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训练方法正确与否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训练方法不恰当,即使是具有运动天赋的人,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曾经,中国有一支足球队伍叫做“健力宝小将”,他们足球踢得风生水起。可是,当“小将”长大之后,就变得“泯然众矣”。这进一步展现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⑤专业领域训练如此,普通民众的锻炼也是如此。体育是专业,需要潜心研究,而不是空想和蛮干。由此推广开来,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学习、工作的能力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获得提高。就拿我们自己的学习来说,每当大型考试过后,学校就会召开集会请成绩优秀的同学分享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就是这个道理。毛主席的“研究”告诉我们态度和方法的重要性,毛主席的“研究”更启示我们体育和智育有着相通之处,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⑥“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1917年,那是一个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在各个领域探索救国强国之路。那个年代,毛主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也是救国强国的一种表达。“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走向强大,但是如果我们仅此就沾沾自喜“滥用其强”,那也会给国民带来祸患。
⑦我们自古就拥有明辨强弱的智慧,我们正在以和平的姿态从弱变强。我们反对“滥用其强”的超级大国。在自己变强之后,我们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970字)
(观点从提纲的“方法”更改为“态度和方法”)
上一篇文章: 2021年高考作文浙江卷同题作文:只问耕耘,莫计得失
下一篇文章: 2021年高考作文新高考Ⅰ卷同题作文:莫欺少年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