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立意】
今年北京卷议论类作文题“学习今说”,从传统到当下,把“学习”联系起来,是一个很好的设题思路:一方面,对于“学习”,人人都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有话可说;另一方面,题目又关联了传统与当下,把“学习”置于古今关系之中。一个相对恒定的话题在时代变化中,又有了怎样新的内涵?这个启发很有意义。这样就需要考生,按要求为熟悉的概念或话题,腾挪出个性化理解的“写作空间”。也就是说,考生不可泛谈“学习”,而是要在给定的逻辑关系中谈自己对于“学习”的理解与思考。此外,命题者还提供了“学习”不同方面的参考,有助于考生打开思路,把作文写充分,写集中。 2 2022年北京卷作文题目之一是议论文“学习今说”。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题目的提示语从“学习”这一侧面,指出生活的发展变化。(如下图) 考生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中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写作。学习,是考生的本分,是其最熟悉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名言,以及古今关于学习的名人事例、自己身边学习的经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当然,当今青少年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应是建立在“家国情怀”“时代精神”“文化传承”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的。
学习今说
疫情期间最发财的怕是游戏商家了,因为大中小学生大多开启了网课模式,也为网游开启了方便之门。沉迷游戏,厌弃学习,成为一代孩子的通病。为什么这么多正处学习黄金年龄的学子荒废学业,挥霍青春呢?我看其本质是缺乏学习的责任。
什么是学习的责任?就是知道为谁学、为什么学;而且责任越大动力越足,因为动力源于责任。古人之“学不可以已”,“秉烛达旦”,就是今天讲的终身学习。甚至可以做到“头悬梁锥刺股”,动力何来?来于或“修身”或“齐家”或“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我认为学习有三重境界:为自己而学,为社会而学,为国家而学。
为自己而学,学以修身。 为自己而学习,不必厚非,学习总是有益的,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接人待物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非常可贵的。这样的人多了,人人能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希望。他心里只要有了这份责任,就走上了自我修养的道路;但这条修养之路也很艰难。孔圣人为此修养学习了一辈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说孔子仅为个人而修养一生是不对的,但他一定做足了个人修养的功课。由此可见第一重学习境界的意义。
为社会而学,学以济世。 人生在世,受世惠良多,总该有所回报。这种回报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于是孜孜以求,勤勤以学。或学医学,治病救人;或学师范学,教书育人;或学厨艺,献人美食;或学缝纫,美人服饰……只要你诚心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都可以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勤奋学习,终身不辍;因为你学习越多,本领就越大,社会贡献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丰厚。可见,为社会而学,是更高的一重境界,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担当,学习更自觉,动力更强劲。
为国家而学,学以报国。 为国家而学习,是更大的责任担当,是更高一重的学习境界。胸怀国家,立志报国是他的学习初心。有此心者,定会胸怀阔大,抱负高远,意志坚毅。在学习过程中,坎坷不能移其志,利益不能动其心。唯国家需要是求为其本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是学以报国的楷模。“氢弹之父”于敏响应国家要求,从自己喜欢且学有所成的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从头学起,他无怨无悔。京张铁路设计师詹天佑,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无数大家,誉满天下,都因为胸中有一颗滚烫的报国心。有了报国之心,个人的名利得失,求学路上的千难万险就都不在话下。
今天那些天天为挂科找借口的大学生,那些天天让家长老师哄着学、逼着学习的中学生,他们还不明白学习的意义,肩上还没有学习的责任担当;没有责任担当哪来社会价值,何谈人生的意义?所以,为人生处世的个人幸福着想,须进入“修身”之学的第一重境界;为赢得社会尊敬的精彩人生着想,须进入“济世”之学的第二重境界;为成就国之大者之殊荣着想,须进入“报国”之学的第三重境界。
这三重境界,在学习的态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达此境界,则人生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上一篇文章: 2022年北京卷高考同题作文:在线
下一篇文章: 2022年新高考Ⅱ卷高考同题作文:再绘新画卷,青年任蹁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