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78):“花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2/20 15:04:1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不见

……

关于“改变说”:

美在和谐,美在相互的映衬

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

不要耽于表象,应去除干扰,深入本质

不要将人或物置于神坛,应有一种平视的心态

……

当然,对这组漫画的理解还可以从另外两个元素入手,比如从花瓶的角度,花瓶还是那个花瓶,但是它的价值在眼镜男的心中却发生了天壤之别,这固然是因为人的心境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人的悲哀,但未始也是花瓶的悲哀,命运的天翻地覆不也让人联想到某一类人生的悲剧吗?我们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忽然被冷落之时那寂寞的哭泣与悲伤吗?再比如从送瓶者的角度,可不可以这样思考,虽然那个眼镜男对花瓶有由衷的赞美,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去拥有,将瓶送给他,反而会剥夺他对美的感觉,其实深究那个送瓶者的内心,可能他也并不谙熟美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他对事物的实用价值与美的价值的认识其实也很模糊,他有心的送人却无意中扼杀了美,无意中践踏了他人的美好感受,这样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总之,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只是我们写作的第一步,要写好作文,还必须把握另一重要原则,即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所谓开放性,即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之上,应有对生活的广泛联系与深入思考,应在这样的引申和思考的过程之中尽量展现自己写作的个性和特色,没有对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引申,没有对时代特征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文章会显得空洞不实。所谓限制性,即我们的立意应从所给漫画材料中提炼得来,在文章中应有对漫画材料的简要分析,由此展开的联想和思考应该自然,思维放开去还要注意收回来,总之,文章的起承转合应该围绕所给漫画材料中人物的感觉出现矛盾这一核心,其思维的轨迹是聚合型的,而非话题作文的放散型。

二、评卷情况

(一)对画面寓意的理解缺乏整体性原则,导致只看到画面的细枝末节,而没有一种整体性的考虑,从而使立意要么牵强,要么走样。

1.花瓶上有裂纹,因为裂纹而谈残缺与完美、平凡与伟大……获得这种看法显然与读图的基本习惯和能力欠缺有关。

2.第一幅画面对花瓶有美好的感知,而第三幅画面却改变了这种认知,由此立意要坚持自己的认知和追求,谈坚持的重要性……

3.花瓶前面让人感觉美,后面却发现不过如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非常复杂,因而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去看待……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可拍马屁,奉承讨好。

……

诸如此类的无限拔高,或者随意解读,在本次作文中并不少见。

(二)行文的过程中没有顾及材料作文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统一的原则,造成与材料的若即若离。

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出发点,是限制作文思维的准绳,不能抛开,把它变成话题作文。没有对材料寓意的分析,行文又不能紧扣这种寓意,是本次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有一篇作文《知足诞下美的硕果》,单看标题似乎还行,但这一看法是怎么得来的?从材料过渡到自己的文章,如果桥梁没有搭好,则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单看“知足”二字,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读,陶渊明是知足,那是对自己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满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可以使内心感觉到快乐,而材料中的那位眼镜男为什么会有心态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对事物认知的变化?如果可以简单地以“知足”二字去概括,那么这里的“知足”又是什么内涵?它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所谓“知足”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所有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辨析的。

(三)关于文体的问题

材料式的议论文起承转合有基本的规范,不能脱离所给材料的限制,完全没有对材料的分析和诠释。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论证性的匮乏,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后不能停留在对名人名言与名事的罗列,应加强对为什么的分析,有条理地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从本次考试来看,直接呈现结论式的议论文仍占多数。

记叙文应在理解材料寓意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叙写,情节应相对完整,应有具体的细节描写,主题又不能脱离材料的限制,从操作上来看有很大的难度。某学生通过想象、扩写,将三幅画面的内容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并不可取。

(四)其他一些问题

1.好标题举例

《美好源于珍惜》//《扼住欲望的咽喉》//《被绑架的幸福感》//《求而不得是为美》//《摆好你内心的姿态》//《不以得失论价值》//《对岸的风景独好》//《亲手摘下彼岸花》//《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失去的和拥有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立足点在“占有”之时》//《远方绚丽,近处亦美》//《不得则羡,得之则弃》……

议论文的标题以论点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为佳。

.套题现象列举

辛劳后的收获尤为迷人(文章后部分又转而写辛劳、付出、奋斗……)

 

【考场优秀例文】

1、熄灭焦灼之火

杜拉斯曾言:“把灯关掉,以便看清灯仓。”唯有熄灭内心的焦灼之火,保持一份相对的神清思澈,我们才能在纷繁世相前安之若素。

花瓶仍是花瓶,为何在得到之后便失去了当初羡艳的目光?得不到的,朝思暮想踮脚张望;握在手里的,不断质疑甚至嫌弃。这恐怕是现代人的通病。拒绝患得患失,以冷静沉着之姿去评判事物,不为形势所扰,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我们的心总被繁华翳障所扰,我们总是咋咋呼呼。世界在奔跑,我们便紧随其后。何不停下脚步,摆脱物质的束缚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公元四世纪的荷马,处在一个迷乱的时代,人们不知道未来的社会将如何发展,当众人沉浸于歌舞声色之中,他却独自寒窗沥雨,青灯走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厚实的《荷马史诗》。正是内心的平静让他摆脱了尘世的束缚,独自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去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泰戈尔说过:“我们看不清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让心为形役,使欲望不断膨胀,却在现实的打击中懊悔不已。静心思之,我们应对生活抱有一颗平和之心。李叔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跟从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内心的澄澈;终南山隐士过着如千年前的生活,只为寻找一片精神净土;海顿晚年仍呐喊着“天上要有星光”,保持着年轻时的执着梦想。很多人跳出了尘世的困扰,让自己的灵魂找到了归宿。如此他们就不再惧怕那些时光里的兵荒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早已如常青的藤蔓,爬满了生命的每一季。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短短八个字便概括出了人生的高妙境地。心灵静谧,细针落地之声也清清楚楚;心灵喧嚣,晴天霹雳也置若罔闻。心静,现世才静;心安,岁月才好。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简单的道理,微博控、手机控、游戏控……各种“控”层出不穷,这反映了时下人们对“控制住”的渴望和“被控制住”的不安。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只有保持自身的清醒,坚守内心的平和,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才能在泥沙俱下的世相面前高举自我的旗帜。

欧里庇得斯说:“这世上只有一件东西可以经得起生活的冲刷: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我们也只有怀着这样一颗静谧之心,才能将现实看得更清楚。无论花瓶属于别人还是属于自己,我们都不再焦灼不安。

2、美好源于珍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