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马路上车水马龙,特别是近年来,办奥运亚运,开世博,蛟龙入水,神舟飞天,GDP直线上升,人们所期盼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近,幸福就在不远……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的物质生活的确上去了,但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被渐渐拉开。
的确,昔日里左邻右舍熟络得很,大人小孩经常串门,烧菜没盐了向邻家借,炖了鸡汤给隔壁留一碗。那个时候,人与人的心贴得很近,很暖。
但现在,人们渐渐住进了拔起的崭新高楼,厚重的钢筋混凝土也在人心之间竖起了一道墙。铁门高墙之坚实,昔日木门瓦屋难以比拟。但铁门高墙再坚实,也难以填满人们安全感的缺失。人们互相戒备,只敢在猫眼里偷窥。同住一栋楼,多年来却连个招呼都未打过的情况比比皆是。更者,巴士上装睡不让座;路见不平,围观不助……或许,当年的彭宇案可成为不少人置身度外的借口,最终,小悦悦之惨案竟有十八名路人视而不见,人心的冷漠与遥远让人痛而复痛。
所幸,有些人开始从冷漠与距离中惊醒,他们以行动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当年汶川大地震,举国倾力想助,各地市民纷纷自发祈福,捐款捐物更是不计其数;北京首都机场因大雨大量乘客滞留,结果上百名司机自发免费接送乘客;还有最美女孩为乞讨老人遮雨,吴菊萍伸手接住坠落婴孩,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宣示着人们开始用行动去融化冷漠的寒冰,用善意去拉近我们心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在此时此刻,都要行动起来,去响应先行者们的号召,或许只是一个随手的善举,或许是一个随心的微笑,我们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拉近人们心与心间的距离。
推倒寒冷的高墙,让温暖涌动!
拉近人心的距离,你我不再孤单!
距离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20班:冼泳仪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他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春天一起去踏青,夏天一起去游泳,秋天一起收麦子,冬天一起打雪仗。他们是邻居,两家父母关系也很好,平时来往得也很密切,邻里关系非常近。
他的父亲常年在城里打工,家里只有他和母亲。母亲体弱,不能长时间劳作。邻居常过来帮忙,搞清洁,晾衣服。很多时候还让他们娘儿俩过去吃饭。久而久之,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但邻居只说了一句:没事,大家邻里,互相帮忙嘛。饭后,他便和朋友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做功课。两家人靠近的心温暖着彼此。
后来,他的父亲中了彩票,把一家子都接到城里来。临走时,两家人依依惜别。他的朋友送了他一本书,书的扉页写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字样。最后,他们一家含泪挥别了他们关系密切的邻居。
城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他们的新家就在城市的繁华路段。妈妈来到新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亲手做些乡下特产,然后打包,准备送给邻居们。
他陪着妈妈敲开第一位邻居的家门。第一位邻居是个中年男子,他开门的时候,眼里夹杂着疑惑。当他看到妈妈手上的特产时,轻轻地皱了皱眉头,但还是收下了。
然后他们敲开第二位邻居的家门。这位妆容精致的女邻居上下打量着他们,一脸鄙夷。知道来意后,不屑地说:“切,暴发户的乡下特产,谁稀罕呀!我还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毒呢。”然后“砰”地一声关上了门,留下一脸震惊的他们。
接着他们敲开了第三位邻居的家门。这是一位怀里抱着孩子的妇女。她先是推辞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收下了。
最后他们敲开了最后一位邻居的家门。开门的是一位睡眼惺忪的小伙子。当他得知来意后,爽快地收下了,并且甜甜地说:“谢谢啊姨。”
他与母亲相视一笑,转身走向家门。
父亲知道后,叹了口气,说:“这里毕竟不像乡下那样,邻里关系那么近。这儿人的心隔得很远,温暖不到彼此。人住的那么近,心却离得那么远。”
第二天,母亲不小心在楼道上摔倒了,惊动了邻居们。邻居都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当他们看到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母亲时,第一位邻居转身走回家中,重新关上门;第二位邻居说:“别装了,快起来吧,地上很脏的。” 第三位邻居立刻拿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第四位邻居,就是那个小伙子,立刻制止说:“阿姨你先躺着,让我拍张照片发微博。”
就在这时,母亲看到了,楼道角落的垃圾桶里,有三盒她做的乡下特产。
有时候,距离竟是如此遥远!
【教师下水文】
渐行渐远的家园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79):“画眉鸟”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181):“丰子恺画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