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19):“十字路口”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5 15:54:0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通警……车来车往的都是喧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也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其反映的问题,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的作文题——给出一则材料对某一现象进行简要定义或分析,然后引出一个题目,要求考生围绕题目展开。

命题中的提示语即材料中出现的“十字路口”所说的是一个“生活场景”,提示语只是一种理解方向上的指引,并不代表考生一定要按照它所说的进行构思,事实上“十字路口”会出现在很多地方,也可能出现在僻静的地方,给一个独自行走的人带来方向选择上的迷茫。

对于这样的题目,首先是审题——由此及彼,由物及理,由表及里,由实而虚。

“十字路口”,这是个实体形象,它是由许多元素构成的:十字交叉的道路,斑马线,红、绿、黄信号灯,岗亭、交警。这个实体形象还有许多特点:人群如潮,车辆如流,遵守规则,则交通顺畅;违反规则,可能发生车祸;特殊情况下,还有可能长时间堵车……这都是“十字路口”的表层意义即本义——指两条道路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

“十字路口”这个题目存在着另一重含义,即比喻义——喻指对重大问题必须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要注意它与“十字街头”(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街道)在意义上的区别,但是,只要能符合“十字路口”的本义和比喻义的基本内涵都算是符合题意的。

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千万不能把“十字路口”仅仅当作一个媒介,然后把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任何一件事搬到十字路口这个生活场景,那就是生搬硬套,没有理解十字路口的含义,也误解了命题人的意图;二是选材时要关注人在面临“十字路口”这个场景时的态度,要有选择地思考和决断。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写作时若只从本义写,即仅局限于题目的本意,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较容易写,也可以不偏题,但是立意很难深刻,所以要尽量从比喻义出发,由现象引发出对社会规则(如法律和公德)、利益和个人操守方面的思考,特别要注意引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这样文章就会更深刻独到。

2、文体选择

(1)写记叙文,要突出场景描写,要抓住十字路口的特点,抓住它的构成元素,突出具体的实体形象的描绘;由实到虚,写出人物在重大问题面前艰难选择。比如:人情与法律,欲望与道德,诱惑和原则……要写出人物内心矛盾冲突、挣扎、艰难的选择。促使人物心理转变、作出抉择的外在因素,一定是和“十字路口”有某种联系,这样,“十字路口”才虚实结合,具有象征义。

(2)写散文,要扣住“十字路口”的某个方面,展开联想,由实到虚,生发感悟,引出对社会规则、生命方向、人生操守等思考。

(3)写议论文,要扣住“十字路口”的象征意义,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议事论理,写人们面对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究竟该持怎样的态度,究竟该作出怎样的选择等。

3、问题分析

(1)硬贴标签:把“十字路口”当作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把主要命题当作作文中的一个场景。选材和立意与“十字路口”无关。

(2)偏题跑题:先写在“十字路口”需要选择,然后就围绕“选择”展开,再不提及“十字路口”;或干脆通篇与“十字路口”没有直接关联。

(3)平庸肤浅:如写某次重要考试失败后要不要继续学习,要不要认真学习,要认真学习的原因是学习比工作轻松,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和个人的前途相关。没有跳出个人的小圈圈,立意缺乏深刻性,眼界不开阔。

(4)选材低幼:写“十字路口”的危险,要遵守交通规则;或“流水账”式:“小时候……”“初中……”。

(5)目中无题:在行文过程中点题不够,扣题意识不强。

 

【例文评析】

1.十字路口

(议论文)

经过十字路口,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前面是几十秒的红灯,周围是一群不耐烦的行人。横向车辆,穿梭而尽。这时,红灯尚未停歇,周围的一群人便着急地直穿过去了。

于是,自己也随别人一起闯了红灯,却忘了本应坚持的原则。十字路口,往往会考验出我们:是盲从流俗?还是坚持原则?

画家黄永厚在艺术上就曾面临过这样的“十字路口”。有一次,朋友范曾推荐他去日本办画展,同时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画李白就是李白,画杜甫就是杜甫,别扯远了”。

是顺从流俗?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顺从流俗,这的确是一个提高知名度的好机会,尤其是由市场确立画家及其作品价值的今天,这更是一个诱惑。可是黄永厚却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作画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画作表现的是他自己。他可以不去办画展,却不愿削足适履,在画风上做任何改变。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坚持自己的原则,反映出清高硬朗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人生迷茫之时永恒的指路明灯。

黄永厚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源自对金钱、名誉的淡泊鄙视,保持一种文人风骨。他的孤傲,透露出一种顽固的自信。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

放弃原则,从俗从众跟着欲望走,的确很容易。而坚持原则抵制诱惑,的确要有坚强的信念和坚韧的耐力,要耐得住寂寞,要受得住清贫。许多作家都曾有自己的创作原则,而在快餐文化如此风靡的现代社会,有些人放弃了文人本应有的那一份尊贵,从文人变成了书商:别人爱看什么于是就写什么。而其他人看到同行们的做法似乎有利可图,便纷纷拥了上去,所以我们在书店里才能看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言情、武侠小说,却少有内容质朴、充实的佳作。

面对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把文人的操守、做人的原则,升华为民族大义、对国家的责任,那么,一切物欲诱惑皆是浮尘云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1935年到1955年在美国呆了二十年。而在祖国面临困境,美国生活条件优越的背景下,他毅然决然决定返回祖国。而在回国的过程中,他又遭遇了种种困难。但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回国之心,最终,钱学森回到祖国并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带领中国航天科技向前发展,被国人永世敬仰。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在有人格、国格的高士眼中,不过是一粒浮尘而已。是祖国的需要,是民族大义,是对国家的责任,使他牢牢地坚守知识分子的操守原则。

面对这样人生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却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失去了做人原则,触犯了党纪国法,背弃了国家责任。被媒体曝光的政界巨贪们,想当初,他们抵制不住诱惑,将党纪国法弃之一边,收受第一笔巨额贿赂的那一刻,就已注定走错了方向,走上了不归路。即使那些叛逃国外的巨贪,也将会按照国际司法程序,被引渡回国,接受国法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十字路口总有车来人往的喧嚣,人生的十字路口则充斥了更多的诱惑与危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耐力与毅力,使我们在混乱的十字路口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获得人格的升华。

【简评】

高中生写议论文,常见的弊病就是抽象说理贴标签,空洞肤浅。本文颇见功力,亮点纷呈。

亮点之一:熟练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用画家黄永厚和当前许多丧失创作原则的作家对比,论证知识分子要有文人风骨、淡泊名利的观点;用钱学森和政界巨贪对比,论证知识分子要把文人的操守升华为民族大义、对国家的责任,自觉抵制物欲诱惑的观点。

亮点之二:议论层次层层递深,体现出说理的深度。首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诱惑,要坚持原则,保持文人风骨、清高硬朗的品格;其次,要淡泊名利,要有坚强的信念、坚韧的耐力,耐得住寂寞、清贫,才能坚持原则抵制诱惑;其三,面对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把文人的操守、做人的原则,升华为民族大义、对国家的责任,那么,一切物欲诱惑皆是浮尘云烟。

亮点之三:经典事例,翻陈出新,常用常新。对钱学森这个事例,提炼出观点“把文人的操守、做人的原则,升华为民族大义、对国家的责任”,议论新颖有深度,文章境界厚重大气。亮点之四:深度剖析事例,议论具体深刻。画家黄永厚的事例,文章有层次地分析:黄永厚在人生十字路口,是如何坚持原则的,有怎样的意义,出于怎样的原因。(吴平生)

 

2.十字路口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