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20):“学生与社会实践”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5 15:54:5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样卷与评语】

1号文

学习时不应忘社会实践

如今许多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只顾学习,忽视实践社会早已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现象”。然而学生最缺的便是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

学生经历了十余年的学习生涯后,便要逐渐步入社会成为劳动力,而社会正是多年学识升华的地方。学生若不在学习的时间里抽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他真正步入社会时便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感,难以与社会融合,进而难以自己在世界中立足。

大学生就业早已成为当下难题,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因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甚至已经不再是新闻。归根究底,还是没有提前为进入社会打好底子,没有重视社会实践。有些人看了清华“学霸”马冬晗的采访,也想效仿她“不想步入社会”“想当一辈子学生”,但这无疑是错误且幼稚的。人终要由学生变为社会人,不可能将学习与社会实践分割开来。多参与社会实践,能帮助人变得更成熟,帮助学生体验社会、与社会交融,提前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自立自强。

而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有许多,不论选什么,都应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从在小学门口开小摊档卖小吃的哲学系学生夫妻,到开饭馆同时创新菜谱的中草药系在读大学生,他们都是在将学习与社会实践抓在一起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不论是地铁站导航员还是敬老院志愿者,只要有心,每个学生都能够胜任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关键在于实践,而怎样实践,如何选择实践的方向,则因人而异了。

高中生自打高一入学,就死盯着最后的高考,以为那就是结束。只顾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现今高中生的真实写照。而如今众多高校如中大、复旦大学等在开展自招考试时也更加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了。高中生不应死读书,更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更应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日后的工作需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各所学校在注重升学率之余,也需为广大学生提供众多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死读书,不只满足于呆在象牙塔中。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忘记社会实践。不实践只学习,将来或许连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都不懂寻找,何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可见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进力。国外大学开学前都有一至两年的自由时间选择供大学生自主实践创业,中国的学生,中国的学府,也该进行自我反思,认清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了。

评分:23+23+9=55

评语:本文议论文一类卷。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学生在学习之余应多参与社会实践,不能死读书”,然后联系当下大学毕业就业难的现象进行分析,强调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紧接着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看法,参与社会实践“应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最后再次联系学生实际,强调无论高中生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可少。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处处紧扣学生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展开论述,对材料的理解透彻;此外,文章结构安排清晰,议论分析有说服力,语言表达朴实、准确。

2号文

书店

“鸯,周日去做社会实践吗?这次去书店当收银员吧,似乎挺有意思呢。”

“不去,我的数学还有两套卷子没做。”我头也不抬的拒绝了沐。社会实践?多浪费时间,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出来工作后,有的是时间去社会实践。

沐似乎早已猜到我的答案,笑嬉嬉地说:“不就是数学卷么,我保证你去了书店帮忙之后,一定能做得更快。”

难道书店里藏着位梅林大师,有一种能让我数学变得更容易的魔法?星期天,我半信半疑地跟着他来到传说中的书店,不禁惊呆了——这书店不过两三层的模样,则捏里面那么多人?

沐领着我找到负责人报到,又将我待到了后门收银台。“收钱可是很考速算的,而且后门的收银柜没有计算器帮忙”沐咧嘴一笑,“幸好后门的人流量不算多,应该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问题太大了!

当我收下第十一份钱,不禁为自己的计算能力表示悲哀——因为之前算错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单。趁着下一个客人来之前,我抬眼瞅沐,心中徒增一份不平感。

沐不禁计算得又快又好,还一直保持着那份亲人的微笑。“记得收好收据。”“小心遗漏东西。”……一句句暖暖的提示如冬日的午后阳光,在这个冰冷的季节温暖人心。若不是知道他没有带什么录音机,我都快以为他偷偷藏了个在身上呢。

反看自己,算数算得手忙脚乱,客人都在一旁不耐烦的抱怨起来,甚至一个姐姐反过来安慰我。想到这,我恨不得扑上去,将他的成功秘诀逼问出来。

“这里还收银吗?”一个男声唤回了我游离的神识,我连忙笑着说声抱歉,接过他手中厚厚的一叠书。

这次不能算错。我暗下决心,小声的口算这六七本书的总价。

“一共一百七十八元三角。”

男人看了我一眼,轻笑道:“是少了十一块一角吧。”

我的脸“蹭”地一下发着热,不好意思地道歉。重新再算后,果真是算错了。

男人付过钱后,打趣道:“小姑娘,好好练练口算能力吧,不然书店老板可就要亏大发了。”

“就是,看我的口算能力都是在这儿练出来的。”

我抬头望向沐,心底有根弦微微地发出轻鸣。

“天天做卷子,学理论,最后还是要用到实践上。我担心你走得太远,忘了最开始的目的。”

阳光倾洒在男生身上,书店的嘈杂似乎都离我远去,世界只剩下这份安静。

“下周……”

沐歪歪头,疑问的轻哼。

“下周陪我继续当收银员吧!”

身后传来老板的笑声:“那你可得好好练练计算了,我可不想亏那么多钱。”

笑意盈满了书店,也盈满了我的内心。

评分:22+23+9=54

评语:这是记叙文一类卷。

本文构思精巧,通过“我”受数学试卷拖累,担心考试成绩,犹豫是否愿意与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当收银员一事,后在同学的鼓动下勉强担任收银员并最终从中领悟到提升数学成绩其实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历练,收获颇丰。文章立意紧扣材料,善于设置悬念,人物心理描写精彩,语言流畅自然,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考场记叙文。

3号文

在实践中学习

课堂、习题、成绩,似乎早已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在刷题中获得快感,在名列前茅中赢得满足,以至于遗忘了社会、拒绝实践。缺失学习的实践难免盲目,没有实践的学习无疑空洞。唯有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才能让知识成为知识,作用于人生与社会。

倘若不曾在复杂的世界中闯荡,沈从文或许永远无法写出《边城》那宁静、清新而饱含激情的文字。自然与社会是一部大书,滋养了少年的心灵,丰满了少年的灵魂。在实践中学习,是一次体验的过程。体验苦难艰辛,体验人情冷暖,而后,便有了丰富的阅历与广阔的情怀。只身一人离开湘西,凭着一份执拗与好奇在战争、军队中生存,少年的沈从文习得的,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与人生的力量。在社会的实践中,一切死的知识都被赋予蓬勃的生命力。于是,生命因活的知识而充满激情。

恰如王洛宾行走在苍凉的西北大地上,满面风霜只为寻找美妙的音乐;恰如托尔斯泰走下高台脚踏土地,饱经苦难只为拥抱痛苦的人民。在主动的实践之中,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所获得的,早已不仅是艺术,不仅是知识,而是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将富于意义。一生坚持公共服务与学术相结合,那个纯粹而固执的马寅初握着《新人口论》,坚定地走向社会。他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更在实践中改变社会。在这里,只是不再是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获得自我满足的工具,而成为真真正正的学术——对世界有着强大的力量精神武器。

记得科塔萨尔在《跳房子》中写道,一切都如此绚丽,而这一切,都是从我们所坐的椅子上开始的。坐在“椅子”上学习,无疑是安逸、舒适的。而这安逸的代价,却是我们自私、自大、庸俗的灵魂。当我们为了成绩、排名而紧张学习,当我们为了虚荣心而疯狂补课,学习早已不是学习,而只是一种机械性的接受与功力的手段。想想那些毫无自理能力的“尖子生”,想想那些死钻牛角尖的“优等生”,缺失了实践,学习将变得何等苍白。

真正的知识,也许唯有从实践中获得。那决(绝)非一个轻松的过程,兴许伴随着挫折、痛苦、无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生命成长的必经之路。一如黑塞笔下的悉达多,在那趟充满诱惑与艰难的旅途中,在那场残酷而坚决的自我舍弃与剖析中,走向了生命的圆融。

评分:21+22+8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