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34):“让”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2/20 8:34:4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古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后来又有这样的故事,两个官宦人家挨得很近,争抢土地互不相让,其中一家多占一点地方,另一家人立刻写信给远在京城的老爷,老爷来信道,不过三尺地啊!家人一听,顿时恍悟,连忙让出三尺,那家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空出的地方被人称为“六尺街”。

“让”恰恰是一种美德。古谚有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谦让能够让原本相距遥远的心又靠得很近很近。谦让又是一种尊重,给人以阳光般温暖,雨露般滋润。“让”的美德是上了层次的,高尚的。

三、和生命等量奇观

“让”,是一种气度。

法国的两名工人陷入困境,只留有一小块仅容一人站的地方,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说:“我家里还有母亲和妻儿。”另一个人说:“好的。”然后他松开手,落叶般轻轻飘向地面。

这种“让”,在我看来,是面对生死的大无畏。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这当然不能说是向上的姿态,这样的奉献是极端的。然而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气度,在自己的位置上让出应有的风采。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的。

我们要有向上的积极姿态,因此,“让”给了我们机会。

[点评]

该考生也来个“说文解字”,将“让”字作了巧妙的解释,然后指出“让”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气度。文章饶有新意,富含哲理。我看得出该考生“博闻强记”,是个喜爱读书而又善于思考的人,所以语言才这么丰富,思考才这么深邃。

 

让步,必须把握好度

“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让”的佳话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在主张“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让”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华民族内敛软弱的性格。因此,让步,必须把握好度。

“融四岁,能让梨”,让出了文明,让出了亲情;韩信受跨下之辱,让出了风度,让出了明智;晋文公“退避三舍”,让出了诚信,让出了气概……这些“让”都体现了人的魄力和远见,成就了个人或国家,让得有理,让得高尚。

对于这些无伤大雅而又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事,我们主张让步;反之,放弃原则和正义,让百姓权益受损,使国家声誉蒙羞,这种让,是可耻可恨的,是万万使不得的。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为什么?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的问题,所以宁死不让。解放前,大部分共产党员在反动派严刑逼供下咬紧牙关,不肯向反动派作出丝毫退让,因为这关系到

党的安危,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当然不能让。2004年人权大会上,美国仗势欺人,无端指责我国,我国外交部毫不退让,发表《2004年美国人权记录》以反击美国的污蔑,这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名誉,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当然也不能让!

对于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完全不需锱铢必较。该让就让,这样不但不会使我们有所损失,反而会扩大我们的胸襟,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那些违背原则和道义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能让!

总之,让步,一定要把握好度。

[点评]

在众多学生还停留在对“让”肤浅的认识和赞美上时,小作者已敏锐地捕捉到“让步,必须把握好度”这个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论点,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思辩性强,再加上论据典型,结构合理,语言流畅,不失为一篇佳作。

 

让出美丽

也许没有项羽拔剑长叹的勇气;

也许没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力;

也许没有曹操独立筹谋的智慧;

但可以有蔺相如“让”的魅力!

——题记

一、回眸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何不坐观云卷云舒,凿开那道“让”的弧线。金庸笔下的江湖:看一段沧桑变化,徜徉在历史长河中,何不让出第一与水上流。

勾践卧薪尝胆,苦身焦虑,让出尊严置胆于座,最终打败了吴国,谱写了一段佳话。

孔融让梨,弹奏出那令清潭为之震荡的世间真情,给人以思索,成为了典范。

蔺相如退而让颇,“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名重泰山,史册虽淡淡一笔,但永传不衰。

回眸处,让出了称赞,让出了美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感悟让的真谛,体验让的意义。你也许会怀疑它的价值,不凡带着好奇的心去探寻,探寻“让”的那一种独特的韵味。

二、凝望时……

为什么要让?难道是自己的屈服?

窗外的雨还在不停的下着,我依偎在窗前不断地思索这个问题……透过窗户,凝望那滋润在雨中的花草,面朝雨的世界,那画面像春蚕食叶,像鱼儿潮水。不一会儿,花儿就像新浴的美人微笑的脸庞红润得动人,雨不断湿润着它。“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想必就近于此种意境吧。天晴了,一束夺目的光透出云彩射进窗户,那是美的化身吧!噢,我恍然大悟:雨滴让出彩虹,让出了美丽,这不是屈服,是美的福泽。

原先对埃菲尔铁塔充满疑惑,它极其的单调,仿佛缺少了什么。是因为它让出了华丽繁冗的装饰,以简洁的钢性之躯呈现在世人眼前,用结构的空白亮出了巴黎的人文之美、浪漫气息,这是美的设计,是艺术的凝聚。

凝望那雨滴、那埃菲尔铁塔,那不是屈服,而是大自然的造化、艺术的缔造,更是美的融合。

纵古观今,“让”是一个和谐的旋律,是独辟蹊径,让美一览无遗。

让出美丽,让心中划出一道七色彩虹,点缀心中那一份真情,创造那一份奇迹!

[点评]

文章紧扣话题,回眸历史,探寻“让”的千古之韵味,构成“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势;凝望之时,“雨滴”“埃菲尔铁塔”的“让”,成就自然与艺术之“大美”,蓦然回首,顿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悟,独具匠心,升华了主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