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文选5】
兼济天下(56分)
古语云:“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兼济天下。小到社区,大到国家,都和我们有关。
古人曾说过,“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诚然,管好自己的事务是必要的,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对周围的人不闻不问?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不要多管闲事。这显然蕴含着一种不想惹祸上身,明哲保身的思想。试想,当一个人力所不能及,他对别人的好意最终只会招来祸患。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当我们用自己的短板去帮助别人时,往往会帮倒忙;而当我们用自己的长处去为他人,为社会出一份力,这才是实现自身价值正确的道路,也是“兼济天下”真正的要义所在。
鲁迅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作为一代伟人,鲁迅弃医从文,投入救国的战争中去,用他的长处——笔,去书写一页又一页的振聋发聩的呐喊;美国十二岁小女孩向政府写信,请求批准建立慈善机构去资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我们的社会正因为有这些“兼济天下”的人们,才能稳定发展,人类才会走向共同繁荣与昌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也作为这个社会的产物,对我们来说,社会如同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有序运转,需要每一个个体贡献出自己一份力,为整个社会添砖加瓦。固然,我们不是“达者”,我们不是伟人,我们没有鲁迅那犀利的文笔,我们也没有韩信那能改变时局的智慧,更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才能与霸气。但至少,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能够付出的一份努力和能造福人们的一份贡献,我们也能“兼济天下”。比如在“地球一小时”关灯节能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响应,减少一分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在社区公共场合中,我们与他人友好交往,也能为社区增添一份和谐。“兼济天下”没有大小之分,“达者”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为社会做贡献,就不再是“多管闲事”,而是真正的兼济天下。有如此胸怀的人,何尝不是达者?何尝不伟大?
相比之下,当今社会道德正走向低谷,十八个路人匆匆走过,置可怜的小悦悦于身旁而不理,眼睁睁地看着又一个幼小的生命离去。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冷漠。”这就是不懂兼济天下的结果啊!
展示我们兼济天下的胸怀吧,我们也该成为“达者”!
点评:
此文优点,首在论述较为辩证。文章在开头提出观点后,却并不急于论述,而是先退一步,指出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只会帮倒忙,接下来才论述观点“兼济天下”,这就使观点更加周详。其次,文章能联系自身实际做论述,既体现出当下学生的一种担当意识,也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当然,文章亦小有瑕疵,这主要体现在对“达者”和“兼济天下”的理解上。作者写道“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为社会做贡献…是真正的兼济天下。有如此胸怀的人,何尝不是达者?”立论恐未妥当,但其戛戛独造之意足堪嘉勉。(李曙光)
【考场文选6】
也管他人瓦上霜
老祖宗教我们: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是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改改,应该要“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自己的事要管,别人的事,也要管。
管别人的事,代表着一种良知的未泯。尽管之前那件扶起老人反被告的“彭宇案”让很多人觉得寒心,感到在当今社会做好人难,暗自决定不敢再多管他人的事,但社会总是用现实告诉我们,我们还有良知的守护者。令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让人们记住了一个敢于管别人的事的老人——陈贤妹,在十八个路人冷漠无情地路过半死的小悦悦后,是她抱起了小悦悦并向周围呼救。虽然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小悦悦的生命,但陈贤妹老人“管他人的事”的做法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良知未泯,社会仍有希望。
管他人的事,代表着一种本性的大爱。徒手救堕孩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在接受采访时说,她也有自己的孩子,伸手去接掉下来的孩子是出于一种母性的本能。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每次拿饭给我吃的时候她总会对邻桌的学生进行“教育”,劝他们多叫一份菜,吃好些。我说过她好多遍,说别人吃得多还是少那是别人的事,你别管那么多。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多管闲事”。现在想来,管别人的事,也可算是种出于本性的大爱,在“管别人的事”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管别人的事,还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当年的“躲猫猫”事件发生后,有网友自发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讨论研究案件中的可疑点,积极促进公安机关对案件的更公正的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也促使国家出台相关法律保障受押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网民与公安机关盘旋到底,誓要查清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死因的目的何在?为名?为利?皆不是,是为了正义的力量不被泯灭,为了在这社会中伸张正义。管别人的事,是为了不让污浊蒙蔽了光明,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不被不良世风所削减。
是的,老祖宗的那句“莫管他人瓦上霜”老话应要有所改动了。我们都要做个“也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让社会见证我们未泯的良知,让社会见证我们出于本性的大爱,让社会见证我们正义的力量。
管他人瓦上霜,从我们做起!
【点评】
本文被定为46分标杆作文,理由是:观点有深度,但论述不深入;层意很清晰,但结构显呆滞;事例较充实,但论证太单一。
升格建议:1.用例应变化,如第3段可改为面例;2.增加论证方式,如第4段可加进引用、类比、对比,以增强论证的力度与深度;3.结尾段最好就良知、本性、正义作更高的概括,或者反思现实,提出警策。(罗晓今)
【考场文选7】
他人之事,该管(44分)
武侠片中,常见一大侠在客栈喝酒,怡然自得,忽见一妇女遭流氓欺凌,便拍案而起,拔刀相助。他管了他人的事尽管有可能会遭到报复,却很好地诠释了何为“侠之道”。
我们在为此叫绝之余,也应想到:我们要管他人之事。多管他人之事,收获很多。
德兰修女管了穷人的事,收获了仁爱。她在圣像前庄重地宣誓:“爱世上一切之人。”她本可以在教堂内无忧地生活,却毅然走出高墙,走进贫民区,以温暖安抚贫穷,以微笑迎接死亡。她以管他人之事来传播爱与奉献!
托尔斯泰管了农民之事,收获了怜悯。他生于贵族,却走进农民之中,与他们一起劳动。他说:“世上一切罪恶之源,是对他人的冷漠。”在那个年代里,托尔斯泰无疑是可爱的。正因为他管了他人之事,他才能以一颗慈悲之心创作了不少作品。
慈济会管了灾民之事,收获了怜悯。这个小小的慈善机构,不知为灾区人民捐助了多少筹款。慈济会会长说:“每当我们感到迷茫时,读一下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我们便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管他人之事,获得了那一封封充满感激的信。
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使得,我们不可能孤立地生活,身边的一切均与我们有关。因此,我们应多管他人之事,这不仅帮助了他人,也让我们收获很多。我们捡起垃圾,便收获一眼风景;伸出援手,便收获一声感谢;扶起老人,便收获无数尊重。也许社会之和谐美好正是由一次次微不足道的“管事”编织而成。这犹如我们的背影,也许看不见,却能清晰地感受到。
一位犹太诗人曾说:“当纳粹残害他人时,我没有反抗,当他们残害我的时候,便已无人能救我了。”倘若社会上人人相亲相爱,互管彼此之事怎会有“到底老人”?怎会有“冷漠路人不救小悦悦”?
来吧,如行侠仗义的大侠一样,管他人之事吧。这样,社会便多一份温暖,我们也改变了一颗仁爱侠义之心。
(材料丰富,引用恰当。但显得平面,缺少辩证与深入。)
【考场文选8】
要管他人瓦上霜(43分)
中国那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的是每个人都只管自己的事,别人与我无关。这样独善其身的态度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让社会变得冷漠。我们不该“只扫门前雪”,也要管管他人瓦上的霜。
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让我们害怕管别人的事,害怕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伸出援手。小悦悦倒在血泊中,没有人敢第一时间去救她。那十八个路人来了又走了,他们心中没有同情,只有害怕与怀疑。在生命面前,他们却步了。虽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2):“还有下一次”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4):“激情 / 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