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群高管代表人群反映的主观意愿却令人称赞:看见束缚,并尽力逃离以获取自由!【深思得出的结论。】
就像《百年孤独》中那无奈的轮回一样,表面上,这群高管远去了青海雪峰,实际上,却是在“原地踏步。”并没有脱去束缚的外衣,也并没有得到自由。
研究明史十多年,写就《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看清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后也得出这样的结论:“立国就像开公司一样,两百多年就很不错了, ……到了崇祯这一朝,‘气数’尽了。”好一个“气数尽了”,明末,有明君、有贤臣,但纵然全力以赴,仍是亡国。就好像这群高管,拼尽全力上了山,依然不自由。
真是让人绝望,仿佛有既定的轨道,纵然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法脱离命运或其他无形的束缚。
真的是这样吗?
不,不应该是这样。
不论是否成功,这群高管的初衷我是赞同的。我相信他们确确实实是为了“逃离城市”而并非为了什么无聊的炫耀。没错,他们没有成功,但也许他们下次便可以意识到错在哪里,又或许,其他聪明的人可以真正“逃离”。可无论如何,这种“冲出重围”的精神不能丢,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自由”的信仰。
熊培云问:“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人们回答各异,他的标准答案是:“是用来逃跑的。”【妙用。】
就算一次次逃出来又一次次被抓回去,仍然要再一次地逃出去!这群高管为“逃离城市”而来,又被网络抓回去,很可笑,但这又有什么呢?再逃一次!
最后,借用一句话:“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结尾有力,颇得真味。】
【点评】本文在立意上比较个性,敢于树立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对于写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意高则文胜。本文的立意,并不是最高明的立意,而且从深刻的角度来看,也还缺乏深刻的思辨,但是这不影响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现的亮色:切入点独到新颖;思路活跃,想象宽广;用材简洁有力;论证干净利索。
很多学生试图把文章写成百分之百优秀的时候,可以先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打造最亮的“节点”。有时候,一念之间,灵光一现的想法,可以为我们的作品增色良多。
绝美风景在心
68分
南京一考生
佛祖拈花一笑的瞬间,万籁俱寂,花儿绽放在心。
对美丽风景的追寻,是对自我的探索,是与心的独处。
“知更鸟在等待”,这一句话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美丽传说。在课堂上,一只知更鸟落在教室的窗边,进入了正在授课的教授的眼帘。教授放下书本,追寻着知更鸟的步伐出了课堂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写成了《英伦物语》震惊了人们。是对心的探求,让他的灵魂与知更鸟一同飞翔。
然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求,心灵便会蒙上世俗的尘埃。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这一经典之语至今仍引领着人们独立思考,通过与自己的对话获得真实的存在感。然而现实的网络的世界变成了“我分享故我在”。在网络的束缚中,每个人张牙舞爪地展现着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然而,一旦断开连接,作为自我的存在又在哪里呢?
怎样才能看见心上的风景?世界之大,学会了与心交流,便也容纳了这整个世界。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我们也都一致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置身于雪域绝美风景之中的人们却没有看得见美景。
要看见真正的美景,便需使自己芜杂的心在纷繁的世界中沉静下来。苏东坡有一雪堂,四壁如雪,空空如也,只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是何等的宁静洒脱?卢梭从哈佛毕业后,只身一人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修了一间小木屋,过上了安心试验,独立思考的生活。史铁生,那个轮椅上的年轻人,残废了双腿,终日坐在地坛里,在痛苦之中思索,与自己颓废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5):“从时代的舞台走过”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7):“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