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错,我应该从哪里寻找突破途径”。所以我们对文题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其一,弱者总是在为自己寻找理由,尤其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而强者从不这样,每一个成功者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他们懂得如何去寻找途径,而不是整天为自己找理由开脱;其二,寻找客观理由,理由可以有一千条,但要成功,重要的是从主观上寻找差距,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理由,这样就会迫使自己寻找失败的原因,以求再战;其三,只有勇于去寻找原因的人才会向前看,才会不断进取,不为自己找借口是为了更好地取得成功;其四,借口可以让我们暂时逃避责任,获得心理慰藉,但代价却是无比巨大的。
从材料内容来看,阿隆索正是秉持“不给自己任何借口”这一信念,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才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但如果追求创新,从反面立意,认为“不给自己任何借口”是苛责自己的表现,且容易让人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挫败感,最终失去奋斗的动力,从而得出“人生需要借口”的立意,就会由于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内涵而造成审题失误。
根据上面的理解,“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不为迟到找借口,不为偷懒找借口,不为失职找借口,不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找借口;
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找借口,不如努力完善自我;
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就会勇于承担责任,深刻剖析自己;
不把缺点当借口,正视自己的不足;
借口会成为一种习惯,会让自己雄心勃勃追求成功的动力消失;
借口是迈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用进取心取代借口;用坚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念战胜借口;
学会思考就可以甩掉借口;
承认“我不知道”“我错了”胜过找借口。
总之,这则新材料作文难度不大,贴近社会生活,涉及范围广,“不给自己任何借口”这句箴言无论是对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他们将来的工作,为人处事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都能“有话可说”。
六、弯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瀑布,是江河飞流直下创造的奇迹与壮观,打开地图一看,瀑布飞流直下之前的那段河流都有一条弯弯的曲线。人生也如河流,在人生的路上,为了那飞流直下的壮观,总有一些弯路需要我们走过,那些弯路,虽然走来会让人伤痕累累,但它却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江河犹如人生,河流即人生之路。这是一段隐喻性的作文材料,隐喻性的作文材料,一定要准确把握其隐晦喻义。只有把握了隐喻义,写作才不致偏离。写作第一步一定要跳出材料的本意,挖掘材料的比喻义,过好审题关。所谓审题,就是要在语境中理解关键语的含义,这个含义必须是语境义、比喻义等,必须是从材料中推出,它有可能不只是字典中的规范释义。本材料关键语是“弯路”,在材料中它有以下一些语境限制:①“弯路”是在“直线”前;②“弯路”为“辉煌”做了准备;③“弯路”会让人“伤痕累累”;④“弯路”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这些限制实际上也是立意的提示,作文题不怕限制多,限制越多,提示也就越多。依据这些限制和提示,我们接下来就能准确立意了。从①和②中我们可得出立意角度“弯路为成功蓄势”(河流越弯,水流越长;越大,瀑布越精彩);从③中我们可得出立意角度“直面弯路”“走弯路会让我们更成熟”;从④中我们可得出立意角度“弯路是成长的一部分”。
需要提醒的是,不仅仅立意要扣紧“弯路”的语境义,在素材选择的时候也要扣紧“弯路”的语境义。所选的素材,在叙述“弯路”时,最好是突出“不直接奔目标而去”与“为了目标做足准备,蓄足势”,而不要选择“犯错误而走的弯路”(因为“河流的弯路”这样的语境限制了这种弯路不是“犯错的弯路”,而是必经的“弯路”)。也不要选择那些不是“主动”走过的“弯路”素材,因为材料中有限制语“主动”,要选主动挑战自我的,不能选被动挑战自我的素材,比如“刘伟身残志坚创人生辉煌”这样的素材表述就不贴切(刘伟的“弯路”不是主动造成的,是客观造成的),而“草根拳王熊朝忠主动走曲路求突破”的素材论证是切题的。
作文审题立意,一定要定睛限制,定睛限制不仅仅在中心阐述上要做到,在素材选择时也要实现,否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阿丽西娅·阿隆索是一个热爱芭蕾的舞蹈演员,正当她的表演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视力却逐渐衰弱。医生叮嘱她不能再练习芭蕾舞,但她却凭自己对艺术热烈追求的激情坚持了半个世纪,于2010年7月9日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每当记者追问这位“黑暗中的舞者”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时,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七、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文题解析】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读懂材料。总体来说,上述材料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加以形象的阐释,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耕耘与创造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把握。而在写作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意境”中,把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具体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快乐是一种付出。这个立意可以综合上述材料得到,四个答案,尽管表述各异,但却有一个“交点”,即最大的快乐是付出之后获得成果。不管是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还是充满童真与想象的儿童,不管是为婴儿洗澡的母亲,还是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他们都在付出,他们因付出而快乐。所以,我们在社会或生活中,要勇于付出,在付出中追求快乐。
2.有耕耘有创造才有快乐。像艺术家那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辛勤劳作,这是一种快乐。像艺术家那样,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是一种快乐。
3.追求简单、享受过程是一种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筑城堡的过程就是尽情玩耍的过程。“城堡”在孩子的眼中肯定是完美的,孩子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在乎别人的评价。当然,追求简单并不意味着无须奋斗、不思进取,追求简单实际上就是将个人的目标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上,确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4.有爱就有快乐。为婴儿洗澡的母亲为什么快乐?因为她心中有爱,她爱自己的孩子,她把爱施予自己的孩子。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把爱施予别人,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5.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作为一名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给病人以希望是自己的最大快乐。而实际上,不管哪个职业,不管身处何处,只要真心帮助别人,都是最大的快乐。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7):“交流”
下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网2014年高考作文真题猜想(248):“如何阅读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