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其实,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
请以“谈底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言之有物。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谈底色
有素绢一张,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亦如少年立志,先有鸿鹄之志,后有鲲鹏之行。底色遇设之际,下笔必慎重,因为选择往往只有一次,而后事皆依此而行。之于人生,底色便如栽种之土壤,根须皆由此漫延。
有梁启超做《少年中国说》,有卢新宁的“你怎样,中国就怎样”,有对“素以为绚兮”的“绘事后素”之答。今日你我青年,只有尤为慎重地选择“底色”的土壤,方能开出灿烂的人生之花。
《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决赛中,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败了北大硕士,摘得了桂冠。他自言,自己对诗词的浓厚兴趣都来自于父亲在他小时于厨房墙壁贴满自写的诗词,希望他不论之后人生如何,当“藏山川湖海于心中”。怎样的底色,开出怎样的花,能说明这一点的不仅有类似于此的“寒门贵子”,更有千年前少时神童的“方仲永”。王荆公嗟叹,如此之天姿,不免泯然众人,况你我乎,伤仲永!底色不在天姿,而在心气,由此亦可知也。
既知底色之重,底色之由来,不免有问,底色何以选择?悲观者、宿命论者、嫉俗疾世者,诘问道:若不能选择出生的家族,如何能选择底色?于少年时染上不幸之家风,难道便难逃一生之窠臼、囧途吗。不是这样的,如稚子少年时,讷讷不知事,所学者非能决定一生之志。你看,古有尧舜之贤,是出自父不慈、弟不恭之中;今有鲁迅之洞察,是出自旧社会的昏暗环境中;托尔斯泰身居公爵府,高官显爵环绕之中,心系着农民和青年。他们是在少年时,因着自己的眼看到了世界,立下了心志,这才算得底色。是以寒门出贵子,豪庭出败儿,是己之意愿,非他人强迫之。
今天的中国,是善梦者大有可为的时代。马云、“大眼睛”、新东方的创始人,他们都是由好的底色,获得了人生的飞跃。愿你我皆有梦,皆选择底色,以梦为马,开出时代之花。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伟人自有过人处
下一篇文章: 预测2019年高考作文题:耐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