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少不知书中味,再读已是书中人”,“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优秀作品是需要重读的。重读,往往会加深理解,增进思考。学校读书会将组织主题为“重读经典”的读书活动,你打算在读书会上发言,请从下面六篇作品中选择一篇,联系自身阅历与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谈谈重读这篇作品后,你获得的新思考与新体会。
《卫风氓》 《离骚》(节选) 《种树郭橐驼传》
《石钟山记》 《祝福》 《玩偶之家》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提出了优秀作品是需要重读的这一观点。接着指出“重读”的意义,它往往会加深理解,增进思考。然后要求从六篇作品中选择一篇,“联系自身阅历与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谈谈重读这篇作品后,你获得的新思考与新体会。”其中,“联系自身阅历与社会现实”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个人的成长阅历,还要联系当今社会现实,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启发智慧,深化文章立意。“写一篇发言稿”则要求考生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除了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语言要求,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与理性。“谈谈重读这篇作品后,你获得的新思考与新体会”则意味着写作时要结合作品的内容和中心主旨展开分析论证,不能脱离作品泛泛而谈,也不能囿于作品内容,要注意由作品联系到社会现实。
如果选择《祝福》,则需要深入了解小说所讲述的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以及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同时,也要认识到文章所展现出的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从而提炼出文章的立意,启示我们,身处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应拒绝冷漠,拥抱温情,在自身处于逆境中时,要勇于自救,积极向上,不要在乎他人的评价。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列举三毛“心之何如?犹如万丈迷津,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的名言,论证身处困境,应勇于自救,唯有自救,方能脱离险境。也可以列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陆鸿,面对脑瘫的人生悲剧,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毅力,证明自己的事例,论证积极自救的重要性。
【佳作赏析】:重读《祝福》,探索社会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重读《卫风氓》,感悟人生的多变与坚守
下一篇文章: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重读《离骚》探索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