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努力与收获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1 13:57:5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努力与收获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以上话语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本文的材料是一句引自鲁迅的名言: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才能取得伟大的成绩。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题立意解析:

  1. 引用名言:可以直接引用鲁迅的这句话作为开头,然后进一步阐述其含义和启示。
  2. 辛勤劳动与成绩成正比例: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或者历史事件来说明这个观点。例如,可以提到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或者运动员通过长期坚持训练赢得冠军等。
  3. 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例如,一个人只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一个企业只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开拓市场才能取得更大的利润等。
  4. 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可以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这个观点。例如,一个人每天坚持学习一点点知识,长期积累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一个企业每天积极开展市场推广,长期累计就会拥有更多的客户和业绩等。
  5. 奇迹的创造:可以通过引用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这个观点。例如,可以提到一些突破性的科技发明、艺术作品或者历史事件等,都是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最终实现了奇迹般的成就。

总结起来,审题立意解析应该围绕着鲁迅名言中的关键观点展开,结合实际生活或者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并举例子加以说明。同时也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奋斗与收获——我对成绩和劳动的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于成绩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鲁迅先生曾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对成绩与努力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我的认知中,成绩是努力付出后所带来的回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在面对学业、事业或其他方面时,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付出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正如鲁迅所言,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付出足够多的汗水和辛勤努力,就能够换来相应的回报。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并坚持这个道理。很多人往往把眼光只放在结果上,忽视了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他们期望通过一夜暴富或突然取得巨大成就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却忽略了成功背后所需要的努力和坚持。这种心态是不现实的,也注定无法获得真正的成绩。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只有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积累、不断努力,才能够逐渐取得突破和进步。努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耕耘和积累,我们才能够看到那些被称为奇迹的背后所隐藏着的辛勤劳动。

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成绩与努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每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告诉自己: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汗水,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于是,在备考期间我坚持每天刻苦学习,并制定了合理高效的学习计划。在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之后,我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的真谛。

总之,成绩与劳动之间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通过辛勤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够取得理想中的成绩。而这种努力不仅仅是一时兴起或者暂时的付出,更应该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相信只要我们牢记这句话,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它,我们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点评:

  1. 逻辑清晰:作文开头明确指出了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对成绩和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言,为后面的论述打下了基础。
  2. 观点明确:作者认为成绩是努力付出后的回报,并通过鲁迅先生的话语进行支持。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人只看重结果而忽视付出的现象,强调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3. 例证充实:作者以自身学习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过程,使观点更加具体和可信。
  4. 结构合理:作文结构清晰,每段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并通过合理过渡词语将各个段落连接起来,使整篇文章流畅易读。

改进建议:

  1. 可以在文章中增加一些其他领域或者人物的例子,来进一步支持观点。
  2. 对于奇迹这个词可以进行进一步解释和阐述,以使观点更加准确和深入。
  3.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论证手法,如对反面观点进行驳斥或者对利弊进行权衡,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佳作赏析】:努力与收获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条真理是不变的: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并引发了我对于努力与收获之间关系的思考。

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正如鲁迅所言,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果。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次失败和艰辛的付出。没有哪个伟大的成绩是凭空而来的,它们都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得以实现。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渴望成功却并不愿意为之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他们希望通过捷径或者侥幸心态来获取成功,却忽视了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心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鲁迅先生话语的误解。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付出努力,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取得真正的成就。

同时,鲁迅先生所说的日积月累,从少到多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在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觉得一下子要做很多事情。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将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并每天坚持去完成它们,那么逐渐地就会发现奇迹的创造并不是一件遥远而艰难的事情。

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努力与收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在我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后都会有相应的回报。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编程比赛,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付出了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最终,在比赛中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努力的价值和收获的甜美。

总之,努力与收获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出足够的努力去追求它们。只有通过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牢记鲁迅先生的话语: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点评:

  1.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文章通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引出主题,然后从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关系、社会现象以及个人经历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 语言表达流畅,思想深入。作者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和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作者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支持观点,增加了可信度。
  3. 内容充实且有深度。文章不仅谈到了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关系,还提到了人们常常渴望成功却不愿意付出足够多努力的现象,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4. 结尾总结得当。文章在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努力与收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醒读者要明确目标并坚持努力。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