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真题猜想 > 正文         ★★★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勤劳与修炼的双重力量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9/1 13:58:5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勤劳与修炼的双重力量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牛大自耕田;也有人说,玉不琢,不成器。

以上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牛大自耕田”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只有体形高大的牛才能耕种田地。这句谚语的含义是,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才能承担重要的任务和责任,牛大了,自然会耕田。“玉不琢,不成器”指玉石不经过打磨,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才。“自耕田”和“玉不琢,不成器”使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根本上是统一的。人要能够承担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前提条件是让自己变得有实力和能力,因此,这就需我们要有主观能动性,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样我们也需要外部的“雕琢”和管理,才能成才,就如璞玉,没有雕琢是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的,就如花园里的花朵需要园丁的浇灌和修剪才能更美好,泥巴需要工匠的塑性才能成为器物一样,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我们是难以成才的。

如果写成议论文,应在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主题,可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方法引入中心论点,如“变强大需要受教育”;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让自己变强大才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接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不变强大则成为废柴;最后可以论述变强大的条件是主动成才和受教育相结合。行文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

参考立意:

1.琢磨才能成玉。

2.让自己变得强大。

3.变强大需要接受教育。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勤劳与修炼,成就不同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成功的道路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只要勤劳耕耘,就能获得丰收;而另一些人则坚信只有经过琢磨和修炼,才能成为真正的精英。对于这两种观点,我深感启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从各个方面找到相关的例证。

牛大自耕田,这是许多人心目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成功之道。他们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就能换来丰收和回报。这种观念在农村尤其盛行,农民们日夜辛勤地劳作在田间地头,期待着一年一季的收获季节。他们相信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自然界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回报。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玉不琢不成器的观点也越来越被广泛接受。这种观念强调个体必须进行适当的修炼和提升才能取得成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职业发展上,只有经过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如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虽然具备了潜力,但需要经过打磨和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勤劳耕耘是成功的基础,而修炼则是提升自我的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在学习上,我们需要勤奋地学习知识,并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修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方式,我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职业发展上,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工作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在沟通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修炼,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职场的挑战。

除了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我们勤劳耕耘和不断修炼。家庭关系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和维护;社交圈子需要我们主动拓展和积极参与;身体健康需要我们坚持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在这些方面都付出努力,并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才能获得全面的成功和幸福。

综上所述,牛大自耕田与玉不琢不成器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勤劳与修炼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道路。只有在努力耕耘的同时,不断地进行修炼和提升,我们才能在人生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风采,并取得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佳作赏析】:勤劳与修炼的双重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人认为牛大自耕田,强调勤劳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有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强调修炼和提升是取得成就的基础。这两种观点看似相互对立,但实际上却能共同促进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看来,牛大自耕田代表了辛勤劳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正如农民耕田一样,需要耐心地插秧、施肥、浇水,经过长时间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丰满的庄稼。同样地,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日复一日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反复训练;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效率;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玉不琢,不成器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牛大自耕田还是勤奋工作,如果没有修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就很难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虽然内在有着无限的潜力,但如果没有经过加工和打磨,就无法展现出其美丽与价值。同样地,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需要持续地学习、思考和反思,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品德。通过读书、参加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我们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牛大自耕田玉不琢,不成器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勤劳和努力是基础,修炼和提升是提高。只有在勤劳的基础上进行修炼,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相反,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支撑起我们的勤劳和努力。正如一位聪明的农民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样,我们也需要持续地充实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牛大自耕田玉不琢,不成器这两种观点都具有重要意义。勤劳和努力是成功的基础,而修炼和提升则是取得更大成就的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既注重付出辛勤努力,又要时刻保持对自身素质的关注和提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并且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佳作赏析】:努力与机遇相辅相成

近日,我读到一则引人深思的材料:牛大自耕田玉不琢,不成器。这两句话似乎在告诉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作用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我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个人努力在成功道路上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牛大自耕田所言,只有勤奋拼搏、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奋付出和积极探索才能够取得进步。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驱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即使给予再多机会和资源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必须承认外部条件对个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玉不琢,不成器所说,在适当的环境下接受培养和磨砺,个人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和努力,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和机会,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成功归结于个人努力,还应该关注外部条件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事实上,个人努力与外部条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并为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动力。同时,优秀的外部条件也能够给予个体更多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激发其内在潜能。只有将个人努力与外部条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在我看来,无论是牛大自耕田还是玉不琢,不成器,都只是表达了成功道路上两种不同但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要素。作为年轻一代,在追求梦想和奋斗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机遇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只有在个人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因此,让我们抛开对立的观点,认识到个人努力与外部条件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地奋斗,并同时积极争取更好的机遇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