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考后点睛 > 作文点评 > 正文         ★★★
 
最新十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4/24 18:27: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与往年考题比,2008年的湖南作文题有两大变化。一是题型转变。命题突破2006谈意气2007诗意地生活的命题作文格局,用材料作文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突破,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二是提示增多。今年的考题由原来的命题直接引出要求,变成了具体的解析指导后提出要求,尤其是其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的提示,大大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门槛,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要想在考场上展示自我才情,得把握以下几点:

1.审题:把握三大命题要求。从立意的角度看,考生应从两句诗入手,整体把握其意境与哲理,单独从其中一句展开联想或进行阐发,都是偏离题意的。如谈远与近时,只谈遥看的积极效果,或者只谈在特定情况下近观对于审美与认知的意义,均是不妥的。从选择材料的角度看,考生决不能忽视提示语中关于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那种一味在故纸堆里孤芳自赏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如写作团队与个人时,就可以选择神舟六号飞船上天、嫦娥一号卫星探月等材料。从文体的确定来看,议论文或记叙文,是不可更改的要求,切不可自作主张地创新

2.立意:准确领悟诗句哲理。韩愈曾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此诗看似平淡,实则神奇。命题者为了帮助考生审题,在材料中提示了三种立意角度:一是有些事情置身太近反而不能把握,二是要全面把握事物就要跳出事物的约束,三是对事物和对美的认知与感受是与距离有关系的。当然,正如提示所言,诗句隐含的哲理往往是丰厚的。除命题者列举提示的三种感悟外,我们还可从诗歌意象中涉及的远与近、浓与淡、似有似无等现象感悟出其他的哲理,如整体与局部”“远和近”“美在距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诗句蕴涵的这些哲理,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立意角度更为广泛。

3.选材:古今事例彰显才情。思辨类作文,往往需要以文化为基础。如写作整体与局部这一角度,我们便会想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诗句;写作物以稀为贵这一角度,便会想起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等诗句;写作美在距离这一角度,便会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如讲团队与个人,就可从诗句里得到独草无绿色,草众色欲浓的启示。表现团队精神的事例,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均是很好的论据;又如在湖南抗击雪灾的战斗中,如果没有全省、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怎能那么迅速地融化坚硬的冰雪?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材料,文章自会胜人一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北京市2007年高考作文题)

湖南省2008年高考作文题,与北京市2007年高考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2007年北京卷的作文题也是从一联古诗出发,借题发挥,提供几种阐释,让考生循着命题人提供的路径立意作文;也是用一个省略号提示考生还可以有自己对诗句的独特理解。不同的主要是,湖南卷选择的诗句在意义上是偏重于后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命题人对诗句的阐释进一步强化了这句诗的理性意义。从阅卷情况来看,尽管材料反复提到意境与哲理,试图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要求相协调,尽量照顾考生在文体写作方面的不平衡性,但由于材料的限制,意境的幽径殊难寻觅,大部分考生只能选择哲理一条路。透过这两道类似的高考作文题的写作情况,我们认为,训练考生的左半脑,训练他们对于未知、未验的事物或观念的探究思考能力,是一项应该引起重视的工作,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罗小军)

2008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彼岸花

满分佳作

彼岸花ず南考生

许多人说,距离产生美。

80后作家说,一切事物都要隔层玻璃才好看。

成人童话家说,产生崇拜的前提是距离。

古人形容美人美态,说美人隔花端

距离,是何神物?有着这般神效?隔着时间或者空间的河流,为何我看见的彼岸是姹紫嫣红,是火树银花,是曼妙芳华?

我想说,或许距离是那盏神灯,或是那句芝麻开门,开启了许多童话和美好。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