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思想评论,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可贵的理性思维。从结构上看,全文呈“总—分—总”式,主体部分的层次划分虽未必严密(更好的处理可能是把第一层放到最后),但它紧扣了三大热点——仅凭一腔热血领养孤儿、“畸形奥运热”以及汶川地震后某些“烫伤他人肉体”甚至“烫伤他人的心灵”的“善举”。这些事件多为人们所关心、所熟悉的最“热”的时事,读者很容易将作者的论述与自己的认识进行对比、印证和分析,从而获得有益的启迪。这样一来,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就特别强。ノ闹械钠饰隼渚病⒊廖榷不乏锋芒(比如“虽怀有一颗炽热之心实际却是给灾区添乱”),遣词造句洗练、朴实而富于辩证色彩(比如“不实评论须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认,这是‘畸形奥运热’”),读来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需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唐惠忠)
2008年高考全国卷II失误作文:每当存亡时刻
典型失误分析
每当存亡的时刻
吉林考生
当海浪又一次温柔地涌上沙滩的时候,海龟们又一次战战兢兢地钻出沙穴,在它们面前的是一条满是希望和危险的路,可能是光明的未来,也可能是残酷的终结。存亡的时刻,总是难以抉择。这个时刻,是一只柔弱却又无比坚强的小海龟站了出来,肩负着整个种群的希望与使命,虽然这一别可能是最后一别。且不管它最后是否因为那个好心人的救助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至少在这一刻,它小小的背影在落日的余晖下是那么的雄伟与悲壮。
望着小海龟离去的背影,时间仿佛回到千年以前,沙滩仿佛也卷起了波浪,好似易水旁,太子丹亲手给即将刺秦的荆轲斟上饯行的酒。这一刻,飞鸟也为之徘徊;这一刻,壮士也为之落泪;这一刻,又何必计较这位英雄的成功与失败。悲伤,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眼泪;感动,不一定需要太多的辞藻。也许,他并没有拯救这个国家于危难,但是在存亡的时刻,他站了出来,牺牲了小我,成就了大义。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免不了兴衰与荣辱;中华民族,这个素来坚强不屈的民族,注定在存亡的时刻,从来都不缺为了民族流血甚至牺牲的英雄。无论是冬天里席卷半个中国的雪灾,还是刚刚发生的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汶川地震,总有那么多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人们站出来。无论是在地震第一线,踏着残垣与断壁,给黑暗中的人带去光明与希望的武警官兵们,还是在城市的街头拿着募捐箱传递爱心的志愿者们;无论是在无数条承载着爱心与关怀的公路、铁路上,为了运送救灾物资几天几夜没合眼的司机们,还是在工厂里熬夜加班,赶制帐篷、生活用品的工人们;再或者是举国上下,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受灾地区的关心与爱心的所有人们。也许,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名字;也许,没有人知道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但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会觉得正是这些默默奉献、默默牺牲的人,才会在民族与国家存亡的时刻,排除万难,力挽狂澜,并将这种精神一脉相传。
没有一个人可以永生,没有一个民族可以总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存有这样一份勇于奉献的信念,这样一份勇于牺牲的精神,那么,即使将来遇到再大的风雨,我们都可以说,我们的民族之魂仍在,我们的民族之魂永在!
【失分警示】
如果脱离供料就文论文,本文写得还是不错的,其中心明确,语言简练;文中既有历史人物荆轲这个“点”,又有雪灾、地震中勇于奉献、牺牲的人们这个“面”;结尾段的概括,还充盈着一股饱满的气势。
但是,衡量一篇考场作文优劣的前提和基础,理应是看它是否符合题意。本文的切入点为“这个时刻,是一只柔弱却又无比坚强的小海龟站了出来,肩负着整个种群的希望与使命……”而作文材料中的表述却是“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这里的“缩回去”,明确无误地表示着幼龟并不需要冒什么风险(也就是说,《每当存亡的时刻》一文立意的出发点,是有违材料含意的)。因此,该文只能判为不及格。
(唐惠忠)
2008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作文试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为爱撑起一支长篙
下一篇文章: 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