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读万卷书毕竟不如行万里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是将我们从书中得到的东西用到社会上。那么实践,便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它的作用便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看,实践便又在课外阅读之上。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用于对社会最有利的地方。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真正收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显然,这是前两者所不能企及的。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内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让学生机械的得到知识的层面,只能算得上是知之者;课外的阅读,能将语文变成一生的爱好,可以算得上是好之者;而实践则层次更高,它能让学生体会到在社会中学习,并发挥自己作用的乐趣,可以称之为乐之者。由此观之,三者高下立现。因此,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走出课本,走进社会,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语文的终极目标便也就达到了。
语文是一生的学问,我希望学习语文的人们,能将从语文中得到的知识,真正用于人生中,并不断的放射光芒!
【点评】
中心突出,三种途径比较充分,言之有理,重点选择社会实践展开写作,强调学以致用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性。得20分。
语言平实又不乏优美,善于引用,引用来的文字又和作者的文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显示出了文字驾驭能力的高超。
此文在发展等级的“深刻”上得分较多。有些同学对高考评分标准中的“深刻”的理解有些偏差,憋着劲地要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思维深度,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达到使文章“深刻”的目的,写文章时,在没有特别合适的可以引用的名人名言的情况下,在文章中写一句“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随后就在后面编了一句自己的话。其实,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深刻”,是高中生程度的“深刻”,没有一位老师奢望能在批阅高考试卷时发现一位未来的思想家。有时候,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从别处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比如这位作者,能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融入到写作思路中,有效辨析了三种提升途径,就是一种“深刻”,是非常精彩、巧妙的“深刻”。
3、吉宁
【命题解码】
2016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与去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仍然延续2015年全国Ⅱ卷命题的设计观念,属于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所给材料,考生较为熟悉,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审题上应该不会造成障碍。文题在审题上一点也不难为考生。明确告知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而“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既是要求,也是对写作审题立意的提醒。因而,我们既可以任选其一种、两种,或者三种,来作为立意角度构思成文、表情达意、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例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适应省份满分作文点评
下一篇文章: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适应省份满分作文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