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 新 推 荐 |
|
|
|
[【作文辅导】]立意为先 选材为要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3/5 19:11:35 信息来源:qq 点击:)我要投稿
|
|
写作指导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因此,在实际构思过程中,一般是立意在先,选材在后。
一、关于立意
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之初,头脑里往往是乱纷纷的,想来想去,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难下一字;有时似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是刚写了一段话,又觉得写不下去。对于这种现象,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文意未立或虽立而不甚明朗。一旦文意已明,文思也跟着流畅起来,有时甚至妙绪泉涌,不吐不快。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立意之于文思,正是这样:立意越精细、越明朗,写起来就越顺畅。这是文章成功的基本保证。
立意有哪些要求呢?
一是贵在创新。 我们文章里所需要的“新”,不是尽人皆知的大道理,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空话,而是那些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它们小得如同一滴水,却能照得见太阳。“新”,又是发人之所未发。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为人们所熟视无睹的事物,也会有一些习非成是的观念,这些都是未被开发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发现了再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必有新意。立意上能创新,全在于思维活跃。这就要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读多看才能视野广阔,多思考才能辨析事理,有所发现。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不会受制于旧的思维定势,而是敢于创新。还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因为联想和想象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能使我们从普通事物上看出它们所包含的新的意义来。
二是情意并重。 思想和感情常常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歌颂新事物,揭露旧事物,赞扬真、善、美,批评假、恶、丑,怎么能不带着强烈的感情呢?情,可以使我们的意变得更加鲜明夺目,更有说服力。我们读过的许多好文章,不管它们属于哪一种体裁,也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无一不是写得情深意浓的。任何一篇文章里的情,其实是在立意的过程中就已酝酿好了的。
二、关于选材
选材服务于立意,但材料往往不完全受“意”的限制,好的材料可以丰富、扩展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回味。好的材料有三条标准:(1)切合文章的旨意。这一条至关紧要。材料和旨意的切合度怎样,凭直观感觉不易判定,最好是在材料初步选定后,就把文章的基本格局构想出来,再从这个格局出发,来审视选定的每一个材料。这样做,材料的切合度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使用与否,也就有了把握。(2)有比较丰富的意蕴。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一件材料有无意蕴,要先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感受它。(3)要新一点。这一条不言自明,凡是别人没有用过的都可以算作新,有一点时代色彩自然更好。
按照这几条标准来选材本不是难事,因为中学作文命题一般都不会超出学生经历见闻和感受体验的范围,可供选择的材料并不会少;说难,其实另有原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老师在班上念优秀习作后,总这样说:“这些材料连同它们的细节我全知道呀,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想到?”有些同学刚把作文交上去,就暗自埋怨起来:“可惜有一个材料没写上。”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在限时作文里尤其显得严重。从表面看,这是由一时的紧张心态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占有这些材料。
要想占有材料,就得做个有心人,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往深处想。这样,许多非常平常的事物就会带着奇异的闪光奔向你的笔端,成为你的写作材料。材料也需要不断积累,办法是平时多写点札记,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随手写下来,因为既经写过,就不容易忘记,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指导:编拟提纲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下一篇文章: [【作文辅导】]让你的思想积淀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