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新浪精粹
搜狐搜索
QQ动态
最 新 推 荐
更多内容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同行作文 > 搜狐搜索 > 正文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三种妙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10/2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文题大多为开放性的话题,既为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也为考生带来了拟题的烦恼。俗话说:好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那么,话题作文如何拟好题目呢?

  1、巧用修辞法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在拟题时,可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小树又快活了》运用拟人修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这样的题目都能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2、妙用引用法

  可引用诗词、引用歌词、引用名言等。

  ⑴引用诗词: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成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⑵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晴天•阴天•雨天》讲述的是自己一天中发生的几次误会。

  ⑶引用名言:在我们同学平时学过的名言中,有许多是很适合作标题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用《风物长宜放眼量》来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也很合适,况且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我们同学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大胆运用增删法

  增删法以增为多,即先找出话题中心,将与话题中心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注在话题中心前后,与话题中心无关的内容删除,构成一个新题。如①以“书”为话题,可拟题为《我家有只小书虫》,②以“希望”为话题,可拟题为《在希望的田野上》③以“时间”为话题,可拟题为《时间爷爷,您好!》等。

  最后我把上面的内容拟成歌诀,帮助大家记忆:

  拟好话题作文题目歌诀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量。

  话题作文妙,好题不可少。

  增删最简便,引用更奇妙。

  比喻和拟人,新颖又独到。

  方法能用好,读书少不了。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