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读:专家揭秘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
语文周报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可不少考生对高考作文题目的审题和写作都还有诸多困惑。今天,语文周报官方微信平台特邀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老师为同学们就高考作文的命题、审题以及写作等问题进行解读——
尤立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荣誉称号。有一百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专著《尤立增讲语文》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语文周报高考版》:尤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您为2015考生指点迷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强化思辨的趋势,很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您认为这对2015作文命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说,什么样的作文命题才是富有思辨性的?
尤老师:其实,高考作文一直强调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哲理思辨是从对立面中认识它们的统一性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思辨型文章就是指在立意、构思等方面融注了辩证思维因素的作文。常见的有论争类、质疑类、辩证思考类三种。
论争类,是针对两种不同或对立的思想观点选择一方进行论述、发表评论的一种命题形式。像人们熟知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知足者常乐》与《知足者未必常乐》,《班门不可弄斧》与《弄斧必到班门》等等,均属此类。
质疑类,是指所给材料质疑某一社会现象、某一问题、似成定论的见解、约定俗成的格言的命题形式。构思时所考虑的不是正面阐述,而是反向思考,对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提出相左的看法。如赫尔岑反问的“流行的就一定美好吗?”就属此类。
辩证思考型,是指材料本身充满哲理性思考,这类材料最受命题者青睐。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山羊过独木桥”,从材料性质看,是叙述类材料,即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作为材料,但小事并不简单,往往包含深层次的思辨色彩,这则材料就包含了哲学上的二律背反,即对同一个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看法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
《语文周报高考版》:那么,对于这样富含思辨意味的作文命题,在审题立意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吗?请您给考生强调一下。
尤老师:首先要辨明材料所关涉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上面提到的“山羊过独木桥”材料,涉及的“竞争与合作”“合作与共赢”“规矩与破坏规矩”“遵守规则与大胆突破”“创新与守旧”“因循与变通”等关系,都包含了思辨色彩。且均可作为立意角度。
其次要以材料所涉及的呈现思辨关系的重点词语为抓手,寻求立意的突破。例如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这则材料,有三个体现思辨关系的关键词:门、路和大学。如果结合人生规划侧重写自己对大学之门与路的思考或感想,应该是完全符合题意。但只关注到“门”与“路”的关系,只能是基本符合题意。若仅从“门”或“路”中的一点切入,就有偏题的嫌疑了。
再次,对思辨类的材料可以“反弹琵琶”逆向构思。如“山羊过独木桥”材料,选择最佳角度如“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在合作中取得双赢”“不应破坏游戏规则”等,容易流于俗套,特别是写常规的议论文,也许只能得一个“平安分”。所以,在比较多个角度、确定好最佳立意的前提下,考生也可大胆抛弃第一感受,(因为大家的第一感受往往都是相同的)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自己的文章才能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并且从阅卷的角度看,每个老师每天要阅几百甚至上千篇文章,如果能让他们眼前一亮,往往就能获得较高的印象分。
《语文周报高考版》:尤老师,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有回避热点一说(但不排除用陌生材料反映热点话题),但近期有一种分析观点认为时事类材料作文题可能会成为一个命题热点,您认同吗?据您分析,您认为哪些类型的作文命题会成为今年的命题热点。
尤老师: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包含了社会现实因素的价值指向,倾向于让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入思考。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社会热点、新闻素材等作为命题材料。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课标卷的“大国崛起”、2013年课标Ⅱ卷“同学关系调查”、2014年湖南卷“最美乡镇干部”等;
二是其他性质材料但暗含社会问题。就课标卷而言,2009年材料暗含了“诚信与善良”的道德评判,2010年材料与“成才哲学”“人的成才是有规律的”有关,2012年“彩票”材料直指社会的“诚信”,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包含了“遵守规则”“勇于创新”等与现实生活的扣合点。
材料作文是一种广泛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综合语文素养的命题形式,这一点,从全国各套试卷的作文都是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也能看出。以此推断,这种考查全面、稳定性强的命题形式仍将会是今后几年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按材料性质看,可分为解词释意类、名言警句类、现象列举类、抒情议论类、寓言寓意类、新闻时事类、调查结果类、图表漫画类等类型,其中,时事类材料“考频”很高。
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时事类材料成高考命题的热点材料,完全有可能。
但不管是哪一种材料,命题指向与现实相关的原则不会变,因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注身边的现象,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反应力和判断力,是最后阶段作文训练不能动摇的原则。
《语文周报高考版》:在作文写作方面,一个新动态是,除了常规的议论文,观点评论性的作文也比较受欢迎,您能给学生指导下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吗?
尤老师:观点评论类材料,并不是一个有准确指向意义的提法,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某一种观点作出评价与分析,二是时事类材料,你需要阐发观点,作出评论。我更认同第二种看法,即写成思想评论、社会生活评论、时事评论。
这类文章,就是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具体行为以及某些社会现象发表评论的议论文。主要对现实生活比较敏感的问题,揭示其本质特征和它包含的意义,以达到澄清是非,支持和赞扬先进思想,反对鞭挞落后意识,帮助人教育人的目的。
一篇优秀的观点评论性的文章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要辩证分析,以理服人。这类文章实质就是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论,使人们明白道理,即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因此,评论时要做辩证分析,切忌“过头话”,且不能偏激。
2.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写评论必须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提高认识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3.要实事求是,深入挖掘。写这类文章容易犯“有感无评”毛病。习惯于感慨、联想,而不作评价分析;就事论事,而不就事论理,文章单薄浅陋;空说道理,不解决现实的思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这类文章有两种基本“模式”:
如果评论的对象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或错误的做法,可采用以下的结构:
·列表现:即要简练地列出这类错误做法的表现形式,列表现的就是引述所给的材料。
·析原因:从多角度分析出现这种错误的做法的原因,析原因的基本要求是挖掘要深,不能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
·谈危害:分析这种错误的做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的混乱和危害。
·找方法:针对产生错误做法的思想原因和危害,寻找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结果:阐发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如果评论的内容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或正确的,可采用以下结构:
·列表现:引述材料。
·析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这种好的做法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
·说好处:正面回答这种好的做法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看结果:这种好的做法如果蔚然成风会有什么结果。
这两种结构模式都属议论文纵向结构。这里需强调一点,在具体行文中,每种模式中的几部分内容不一定平均着墨,完全可以有所侧重,如可以将“析原因(挖根源)”作为重点,亦可以“谈危害(说好处)”作为重点。
《语文周报高考版》:从阅卷看,高考满分作文中十分规范的议论文较少,而议论性散文则居多,想请您为考生指点下写议论性散文该怎样规避出现“文体不明”“文体杂糅”的情况?
尤老师:写议论性散文规避“文体不明”“文体杂糅”的问题,首先要弄清这类文章的本质是什么。议论性散文是采用议论文的框架,运用散文化的笔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议论性散文形式活泼,表达自由,易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便于展示个性化的文采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考中,这类文章更易受到阅卷老师青睐。
弄清其本质特征,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冠华作文推荐: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
下一篇文章: 2015年高考作文之名师点评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