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60年前,我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今天,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正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画卷,正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面前展开。这些年来的成就,是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取得的。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和革命胜利的根本标志,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代。从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这一段历史深刻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切旧式革命和改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注定都是要失败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956年,经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客观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虽然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但整体来说,在一个有数亿人口的大国中顺利实现如此巨大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出现了大量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的私有经济。这不是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犯了“急性病”,不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早产”了,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将包含多个阶段,我们当时进入的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对这个阶段必须包容多种经济成分、应当充分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等缺乏足够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关于改革开放
1840年以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基本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开始了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的伟大进程。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必须独立探索中国自己的强国富民之路。此后20年间,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成绩很大,教训也很深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开始凸显;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突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严重等,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看,它们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们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足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历史将进一步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正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
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60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石。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当然,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还必须坚持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上一篇文章: “无专业精英”是对通识教育的误读
下一篇文章: 新高考方案公布 高职校将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