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涉及高考的6种诈骗手段,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
手段一: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
提示: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收到的手机信息和网络消息,应当多查证、多咨询国家公布的正规报考咨询点或者网站。
手段二: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高校招生人员或自己有“特殊关系”,明示或者暗示可以帮考生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
提示:我国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手段三:每年高考结束之后,一些中介公司或者个人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长承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
提示: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手段四: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
提示:首先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要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手段五: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提示: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拿到通知书后,可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手段六: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和家长。
提示: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几万、十几万元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由军队签约的地方高校负责,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省招考院专家披露了以下六种常见的招生诈骗形式,请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
1、据省招考院专家介绍,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保证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
防范提醒:实际上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要参加高考即可就读。
2、冒充高校人员诱骗考生
骗子冒充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考生及家长。取得家长信任后又强调录取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网上录取,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3、声称“低分高录”骗取钱财
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级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自己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院校,从而从考生家长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防范提醒:按招生录取文件规定,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省里划分的分数线分批次投档。最终录取结果上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有特权。
4、谎称有“内部指标”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网或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有某些高校的“内部指标”、“小计划”,等家长先付了钱后,送上一张假的通知书便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所有招生章程都是经省教育厅审查,并在教育部备案的。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信的。
5、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误导考生和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防范提醒:只有高中推荐出来的优秀学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院校的考试,合格后院校张榜公示,并且一定要参加高考,达到规定的分数线。
6、以“定向招生”名义进行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收取所谓“定向费”,以骗取钱财。
防范提醒:定向生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才允许招生,除少数部委属高校(如清华、复旦)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外,招生计划没做要求、没公布的高校肯定不安排、不接收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上一篇文章: 教育部最新公布: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共386所)
下一篇文章: 填报志愿千万注意:四种情况容易被退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