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开始紧张进行,部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们,此时可能正如坐针毡,四处找寻“能人”帮孩子入学。而每每这个阶段,都是高招诈骗类案件的高发时期。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了解到,骗子们往往会瞅准这个时机,谎称可以帮忙上正规大学为由,对考生家长实施诈骗,从往年的情况看,有不少的家长们都信以为真,以致被骗子骗了数万元,甚至百万元。
那么,这些高招骗术如何才能识破,又如何预防呢?海淀警方有妙招。
经多重关系相识要警惕
据警方介绍,高招类的诈骗往往都遵循四个步骤展开,只要认真辨别便可看出端倪。
步骤一:自我包装,吹嘘能力。高招诈骗案件中,骗子与考生家长往往都是辗转了多重关系结识,彼此并不了解,骗子也就利用这点,想尽各种方法包装自己。如选择见面地点时,专门选一些高档的消费场所,甚至直接选在某国家机关附近的酒店,以此暗示自己有“能力”。有时候还会几个人分饰不同角色,众人共同吹嘘其中一人门路广、关系多,有能力借助“关系”让孩子通过非正常途径上学。
步骤二:做足“功课”,满口承诺。在刚开始与骗子的接触中,考生家长都会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对骗子进行考察。殊不知,这时的骗子也在考察家长,以做足“功课”因人施骗,即针对不同的家长和所关心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诈骗伎俩。例如,根据不同需求,抛出“内部指标”、“特招生”、“特长生”、“军校生”等幌子,吸引考生家长一步步落入陷阱。
步骤三:由少到多,紧盯腰包。骗子很清楚,为了让孩子上大学,家长们往往不惜血本,可如果一次性提出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却并不容易。为此,骗子们会步步为营,从一顿饭或简单的小礼物开始逐步推进,谎称请客吃饭、疏通关系等,一次次要钱。考生家长在一次次交钱后虽会产生怀疑,可总是心存侥幸,又有点无力自拔,以致越陷越深。
步骤四:百般推脱,逃避追索。在高招类诈骗中,骗子拿到钱后一般不会立刻消失,而是编造各种托词蒙蔽家长,或者干脆将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自学考试班、成人教育班等入学,实施拖延战术。一旦考生家长要求见面或要求退款时,则逃避不见。如果被家长找到,则编造各种理由只退还部分钱财,实施金蝉脱壳。而等到考生家长真正明白过来并报警时,往往时过境迁,证据已难取得,经济损失更难及时追回。
上一篇文章: 高考填报志愿:读懂招生章程 弄清游戏规则
下一篇文章: 考生、家长:谨防“六大常见高招诈骗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