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街道上独自慢行,看来往人们不同的脚步,踪迹,看天高云淡的闲景,看一只悠闲的流浪狗或是墙角里的一株植物,心情平静,时间如潺潺流水。
偶尔也感到彷徨。我呆在这里,是要做什么呢?子然一身,偌大的空间里找不到同伴,并且停不下脚步。离家太远,那条回去的路,到底是要自己走的。于是熟悉的街道又变得陌生了起来,看看周围的人,都像一只只没有脚的鸟儿,飘在风里,我也如此,找不到一处地方安心。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我的“归处”,是街角的那家奶茶店。
店面比较小,墙壁刷成淡绿,像薄荷奶茶或者抹茶奶茶的颜色,静静凉凉。一半的地方安置柜台,一半的地方供客人停坐,最多不过五六人,就会转不开身了。幸好,坐在那家店里的人很少会那么多,大多数都是不知疲倦的鸟儿,匆匆结账,然后转身离开。
正值夏天,店外两旁的芒果树浓密高大,奶茶店就像一片静息的叶子,泊在那里。我选择停在里边,为了从忙乱浮躁的街道中脱身而出,松一口气
店里有三个员工,我在心里叫他们:胖姐姐,瘦姐姐,大哥哥。我喝着奶茶,看他们招呼客人忙忙碌碌,能消磨一个多小时。
这儿的氛围多好,经常放着音乐,一会儿郭静一会儿梁静茹一会儿孙燕姿,柔软的音乐交错在盛夏的蝉声里,无端让人觉得内心平静。我想,这里就是我除了家以外的第二个归处了,很自在,很轻松,不必直立,不必行走,不必下意识的抵抗陌生人的目光,只需要舒舒服服的坐着,喝凉丝丝的奶茶就好。
渐渐的就和哥哥姐姐熟络起来,和他们聊些出口后就会忘记的话题,好像平日没有时间说似的,又或者是因为,我们不认识,才能毫无顾忌的谈天说地。我愿意在自己行走的路上看到那家店,仿佛不怕烈日与奔波,能够随时停在这里,点一杯奶茶喝。
那时候只喝奶茶,没有例外,胖姐姐因此问我,怎么只喝一种,不换换口味吗?我只是笑着摇头,他们也那我没有办法,转而又絮絮叨叨起来,细细密密的语言好像穿过树枝投下来的阳光,碎了一地,又在记忆的夹层中闪着光芒。其实我的想法也很简单,觉得有所坚持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特别,才能让他们更容易记住我。或许某一天我进到店里时能听到哥哥姐姐熟络地问:“一杯奶茶吗?”并且会对那些一伙的小客人解释:她只爱喝纯奶茶,什么都不用加,我知道的。
是的,我想要被什么人记住,因为无论繁杂还是空旷的街道,在那时对于我来说,都会一样的感到可怕的寂寞。
十三岁那年的儿童节放假,前一天晚上我便光顾了奶茶店,还对留守在店里的瘦姐姐以及大哥哥说,明天儿童节放假,我会来哦,而且会带上朋友!
我和一个同学约好那天去文具店,就想顺便介绍这家店给他,这里有我喜欢的奶茶,喜欢的哥哥姐姐,喜欢的墨绿色高脚凳。。。。。。一想到可以和他一起坐在这里聊天,我就觉得开心。
第二天我准时出现在店门口,并不急着进去,站在外头等待。真是热啊,热浪几乎能逼得人窒息,哥哥姐姐还在忙,大概还不能注意到我。
等待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觉得过路的行人可能会想,这个女孩子站在这里做什么呢?树也大概在想,这女孩怎么站得越来越像我了?
我没有手机,怀疑是他记错了时间,就耐心的继续等。终于我看到他姗姗而来,但身边却携着另外一个女孩,一个和我关系不大要好的女孩。他们俩站在马路对面,只见女孩指指我,他就抬头朝这边看来,然而接着他便拉着那个女孩的手离开,步履匆忙的好像之前的停留只是掠过。
隔着一条马路,我想喊住他,又觉得是没有用的。
我果断转身走向了奶茶店,想像自己的背影一定十分大义凛然,但是在心里,我只不过是个被自以为被放了鸽子的小女孩罢了。
店里的三个人都在,大哥哥一看到我就笑着问:“咦,你的同学呢?”
我抿着嘴不吭声,挑了位置一坐就开始生闷气。本以为他们都不会搭理我,生怕踩中地雷,可是胖姐姐却在这时走到我的面前,拍拍我,问:“要喝奶茶吗?”
我无精打采的抬头问:没有别的吗?
胖姐姐凑过来:有啊,我们今天出新品,各种口味的果冻都有,要不要试试?
我:那你帮我挑个最好吃的。
她笑笑:肯定好吃
刚好是下午茶的时间,我一勺接一勺吃着蔓越莓口味的果冻,上面撒着漂亮的果粒。虽然还是不想说话,但却能够一抬头就看到哥哥姐姐们的目光,那么的一致,都含着关切,都保持着沉默。
转头对店外灿烂的阳光眯了眯眼,我想,我到底是停下了脚步和浮躁,变成了一只一心一意吃果冻的小鸟,而不是一只愤怒的小鸟。真是幸好,在那样的时刻,我有归处,否则我只能跑回家在空房子里嚎啕大哭吧?毕竟那时看来是那么委屈的一件事。
后来小升初,变成了内宿生,且距离遥远,再去的时候,只看到一家姹紫嫣红的服装店,立在街角处笑得假情假意。再后来嘛,我就成了一个宅女,鲜少上街。大概。。。。。。是在偷偷担心会变成没有脚的鸟儿吧,风太轻,我觉着它载不动我。
上一篇文章: 高中年级优秀作文赏析:播下梦的种子
下一篇文章: 高中年级优秀作文赏析:人情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