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网络作文 > 高中作文 > 正文           ★★★
 
优秀作文赏析:隐忍是一种风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10/5 8:25: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隐忍是一种风骨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句话意思是说,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是的,人生在世,越是成功之人,所遭受委屈也越多,因此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要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世上再没有比隐忍更好的盾牌了,唯有忍人之不能忍者,方能成大器,智者最懂隐忍也。
读《三国演义》,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孙吴之所以能与魏蜀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与孙权的睿智隐忍是分不开的。
正如历史记载,孙权作为一介文弱少年,凭着一隅江东,与刘备联手,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赚得钵满盆满,遂而三分天下,大局已定。
此时此刻,孙权并没有得意忘形,枕戈高安,他想到了卧榻之侧的刘备,为了保全吴地,牵制刘备,他不顾尊严,弯腰屈膝,奉承曹操,展示了其韬光养晦的睿智啊。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孙权依然拉下老脸,继续向曹丕称臣,直到229年,孙权正式登基,迁都建业,最终成为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这是一位真正笑到最后的帝王,他所依靠的就是睿智的隐忍啊。
具有如此隐忍功夫的,何止一个孙权啊,历史的目光转向了魏国内部。
司马懿初始待价而沽,后来出山辅佐曹操,因为受到曹操猜忌,遂而不得重用。
曹丕继位,司马懿身为业师,虽然得到任用,却处处遭曹丕提防,不得已,司马懿只好采取韬光养晦的隐忍之术,此时此刻,他对于一切功名利禄,似乎从来无动于衷,主子让干啥就干啥,即使毫无理由被罢官,也面不改色,绝无怨言。
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位渴于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实在是天大的煎熬,然而司马懿心里很明白,只有隐忍,才能生存。
时光倏然而过,司马懿终于耗死了老主子曹操,耗死了新主子曹丕,又耗死了对手诸葛亮,待一切成为过去式,他豁然迎来了人生的春天,三十年磨一剑,他终于豁然爆发,遂将曹家一剑封喉。
司马懿靠着三十年的隐忍,终于打败了一切对手,如此隐忍手段,无论是对手还是己方阵营的人,都会不寒而栗啊。
朋友,面对“猝然临之”,面对“无故加之”,我们是得好好修炼修炼,深深把握住这、隐忍的学问,因为退一步为高,让三分是得,退步即进步。

【作者点评】
文章第一部分:
.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
.解释这句名言。
.进一步阐释了人生在世,越是成功之人,所遭受委屈也越多,因此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隐忍是最好的盾牌,唯有忍人之不能忍者,方能成大器,智者最懂隐忍;回扣了题目。
文章第二部分:
.首先综述了孙吴之所以能与魏蜀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大局,是与孙权的睿智隐忍分不开的;回扣了题目。
.赤壁之战让三分天下的大局已定,孙权为了保全吴地,牵制刘备,遂而奉承曹操,展示了其韬光养晦的睿智;曹丕即位,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最终成为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肯定了孙权是真正笑到最后的帝王,他所依靠的就是睿智的隐忍;回扣了题目。
文章第三部分:
.用一句话,承上启下,领起下文。
.司马懿辅佐曹操,受到猜忌,不得重用;曹丕继位,依然处处遭提防,他只好采取韬光养晦的隐忍之术,终于耗死了曹操和曹丕,耗死了对手诸葛亮,三十年磨一剑,遂将曹家一剑封喉;回扣了题目。
.综合阐释了司马懿靠着三十年的隐忍,终于打败了一切对手,如此隐忍手段,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文章第四部分:综合阐释了面对“猝然临之”,面对“无故加之”,我们要深深把握住隐忍的学问,因为退一步为高,让三分是得,退步即进步;再次回扣了题目。
总之,本文题目为《隐忍是一种风骨》,而“隐忍”一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了多次,这就构成了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既回扣了题目,也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