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最新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一
我们常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根本途径。是的,不错,只要发展,任何问题都将成为过去。巴黎和伦敦的天不是又蓝起来了吗?德国的树木森林不是又多起来了吗?农业收入增加了,农民的心不是也稳下来了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保护外出打工人员权益,农民工的状况不是已经在改善吗?
是的,只要发展!
但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为发展而发展,就像某些环保主义者所说的,为环保而环保?
“无论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生存、健康等自然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满足人的民主权、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等社会需求,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科学发展观深刻而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发展不以人为前提,社会便没有存在的基础;而同样,发展不以人为目的,世界的变化也不再有意义。
这是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其最大的贡献所在。
二
《形篇》中说:“先为不可胜。”曹注:“自修治。”此为兵家制胜之战略高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自立于不败,静观国际风云变幻。我们希望和平,但只有强者才有要和力。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人。古今中今,无不希冀自我的强大对手的弱小,致人而不致于人,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大英帝国长期推行的大陆均势战略,也只是让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相互牵制,以达到海外制衡的目的;而二战后美苏两国短时的均势,无论是自然进展的结果还是人为谈判所得,都会很快被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所取代。国与国也如同人与人,“相互确保摧毁”的和平和安宁远不如“致人而不致于人放心。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但美国继续保持着强大的军备。
我们希望和平发展,希望建立和谐国家、和谐社会以至和谐世界,但我们善意的愿望却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也会有善意的回应,戈尔巴乔夫便是前车之鉴。没有强大国防的支撑,善意的和平就只能是施舍。结论当然只有一个,“先为不可胜”,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防。
如何“自修治”以建立强大国防呢?在当前阶段就是按照胡锦涛同志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要求,在军中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从严从难练兵;要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体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要充分发挥我军政治优势,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只有我们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和落实到军事训练和军队的各项工作中去,提高承担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力,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读《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
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人民共和国建立才半个世纪,仍是“新邦”,当然更是“其命维新”。
科学发展观便是创新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对党执政以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勇于登攀的信心和勇气。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创新型国家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不贯穿着创新、进取的理念。
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对亿万农民来说,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对全国人民来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依靠农民。
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要在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新问题需要新思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是不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更不可能创建和谐社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应当是“常新”的,惟有“其命维新”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持续发展。
四
3月6号的《解放军报》,有一篇题为《17.8%:适度增长与和平发展——军队人大代表谈国防费增长》的文章,读罢深有感触。文章说:
“20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足兵,足食,民之信也。’意思是说为政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必备三者:强大的国防,丰衣足食的生活,人民对国家的信仰。千年智慧,今犹可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正是和平所系,和谐所系。”
军队的发展、国防的规模应当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既不能搞盲目军备,更不能有国无防。而同样的,军队的环境、军人的待遇也应与经济社会相协调。而今天军费17.8%的增长也正是致力于此。
军队的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是说军营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军营文化氛围和可供挥洒的舞台,使得广大官兵不只把军人作为一种职业,而是作为一项事业,从而取得自我认可和成就感。
军人的待遇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是说军营要体现人性化,充分对广大官兵着想,维护广大官兵应有的合法的切身利益,使得军人待遇与社会同等条件下相协调;同时,对于军人职业所造成的难处,要设法帮助解决。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军民关系,不致使官兵与社会脱节,让广大官兵参与到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去。
《谋攻篇》说,“上下同欲者胜。”曹注曰:“君臣同欲。”那么,对于我们人民军队来说,就是军民同心,官兵同心;基层与机关同心,各级与中央同心。只有我们营造良好的军营文化氛围,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提供广大官兵以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才能“上下同欲”,才能士卒同心,才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无往而不胜。
——再读《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胡锦涛同志昨天下午出席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军队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中肩负着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全军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胡锦涛同志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要抓住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官兵。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修养,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军队国家化”等西方思想的侵蚀,时刻与党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胡锦涛同志指出,军事训练是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在全军进一步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潮,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并积极学习高科技知识,不断使知识更新换代,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军队各项改革,为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重点围绕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联合保障体制,进一步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和改革的需要,迅速适应和掌握新的体制机制。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军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军队建设、履行职能使命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拥护者、热情宣传者、积极实践者。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维护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积极参加和谐社会创建活动。
归结到一句话,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胡锦涛同志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
六
古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有八亿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换句话说,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支持农村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06年度,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计3397亿元,比05年增加422亿。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达3917亿元,又比06年增加520亿。同时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且将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中央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必然会对农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基层政府的工作也不能忽视。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应当始终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并且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将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讲解到位,真正让农民心服。要坚决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这样只会失去民心。
七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应当是一则报道,算不得“新闻”。
——陕西靖边:政府建“豪楼”,农民居陋室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靖边县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力度的加大,全县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县里修建起了豪华办公楼。然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靖边县25万农业人口中,2006年全年收入693元以下的人口2万余人,总贫困人口达5.07万人。在靖边县,许多农民居住在土窑洞内,他们的收入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根本无改变居住环境。”
如果报道属实,这些政府官员们、人民公仆们,应该认真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仔仔细细地想一想,权力是谁给,应当为谁用;好好地想一想,县里的财政收入应当用到哪,怎么用。
多说无益,法治社会的人,能寄希望于政府官员善心发现吗?
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才是根本!
我们要奏出和谐的乐章,就要首先消除不和谐的音符。
八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综合考虑了需要和可能等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果稍对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就会自然地想到周恩来总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这个看似鼓舞人心、近乎完美的建设思想,却造成了计划者始料不及的结果。多、快很容易见成绩,好、省却很难明确衡量,于是导致了片面追求高速增长的不良后果,只得迅速进行了政策调整。
“又好又快”与“多快好省”,简单的次序交换,“好”在前,还是“快”在前,体现的是发展思路的转变。
快在前,就容易简单地以GDP增长论成绩,造成“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结果。GDP虽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经济的增长,但是缺陷也非常明显,重复建设计算在内,资产折旧不计,污染不予关注。而好在前,就需要各方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来,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同时,政绩的考核多元化,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
GDP增长8%的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清晰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就是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九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5年起,全部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2006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
这是什么概念?整个台湾地区的人口一共才3200万。
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06年增加395亿。今年还要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还将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从2005年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06年全部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再到今年全国范围内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2006年的5200万,到今年的1.5亿,体现的是大刀阔斧的气魄而又梯次推进、极其务实的施政风格。
而在教育部直属的5所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更是体现了总揽全局的胸怀和统筹各方、全面进步的指导思路。
地方也在不断努力。江西省教育厅日前出台规定,要求从211所原省定的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的统招计划中,划出不少于2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初中招生,并根据各初中生源情况按相同比例均衡分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种招生制度今年将在江西逐步推广。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同志介绍说,这将有利于弱化初中阶段校与校之间的应试竞争,有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能引导初中学校生源流向,逐步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倾向。
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江西的作法是社会努力的缩影,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全社会都在积极尝试。
我们不单要消除不和谐的音符,还要积极地去拨响和谐的琴弦!
学生党员学习记科学发展观实践的学习笔记
我们党支部今年以来加强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通过开组织生活会议和科学发展观座谈会等活动。大家只需给出一些切实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理论和学习体会,具体的学习实践内容我自己才清楚,这点就不用麻烦了。不过千万不要随便地复制一大堆内容过来,这个我自己也会,也不用麻烦了,我也帮别人答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个当代小学校长,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最新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着重理解和准确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公路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注重人才培养。一是注重建立和培育公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二是注重建立和完善养护和建设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运作,制定泉州公路养护市场管理办法,加快实现养护社会化目标。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公路养护的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分局党委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努力加强养护职工专业化建设;要加强干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路干部、职工队伍,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发展要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党务和纪检、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党务、纪检工作和业务工作放到服务于流域管理和工程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党务和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以良好的作风、踏实的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发展要突出实践特色。公路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公路的发展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和谐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发挥公路的“先行”作用,是公路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由于分局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性、原则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公路建设工作的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公平”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在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分局的工作推向前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引领,努力做到在持续发展中率先发展,在加快发展中科学发展,在统筹发展中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公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公路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和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将继续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结合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在分局党委的具体领导下,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党的十七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落实落实再落实,积极参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以实实在在的学习和实践成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拼搏,争优创新,为海峡西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下一篇文章: 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