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版权申明

网络信息 | 家校互动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新华教育 | 人民教育 | 新浪教育 |


祝福 | 帮助 | 网址 |
网站社区 | 媒体报道 | 同行作文 | 作文点睛 | 教师频道 | 资讯频道 | 英语频道 | 搜狐教育 | 腾讯教育 | 网易教育 | 留言 | 链接 | 旧站 |
最新公告:     冠华作文网署假期间作文稿酬双倍!  [ghzw  2011年7月6日]            冠华作文网录用的作文、论文稿酬翻一倍  [ghzw  2011年6月13日]            冠华作文网发布征集令  [ghzw  2011年6月3日]            请大家到新网站注册,登陆发表作文。  [ghzw  2011年5月2日]            冠华作文网新年发红包了啦!  [ghzw  2011年1月20日]         订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网站社区 > 应用范文 > 正文         ★★★
 
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摘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9/10/10 10:31:56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我要投稿

原文: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了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体会:看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乃是经由中国建国六十年的生产斗争经验得出,系痛定思痛后的经验和教训的产物,乃至于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后的产物。

    原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的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体会:那么,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催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便是矛盾运动的产物。

    原文:中国一切正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体会: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是当前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其主要依据便是她系统地解决了社会生产力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二者相适应,避免了如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的灾难性后果。这从最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有效调控和所发挥的作用便得以证明。

    原文: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6月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13-114页

    体会:“人是社会最可宝贵的财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最根本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梗概的矛盾观点。从胡总书记的这段论述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中国特色和新时代结合后开出的新的花朵,进一步证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提高与发展,其轨迹相当清晰。

    原文: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30页

    体会:当我们处于一穷二白、极端落后的时代里,人民需要树立信心和勇气,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总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许。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全社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才可以看到前途和希望。毛泽东同志甚至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号。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不仅在经济实力上得到发展了,政治地位也提高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迈入了世界经济、政治大国的行列。此时,尤其重要的是要看到问题,正视困难,发现差距,以避免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将自己陷于被动的位置,所以,此时我们提出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的论点,提倡要艰苦创业、艰苦奋斗。这无疑是科学的、明智的,也可看出中央是清醒的、理智的。

    原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0-851页

    体会: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应该为社会现实服务。如果不能为现实服务,那么这种理论便成为空谈。科学发展观具有工具性,必须首先看到发展,然后再讲求科学。意即只有发展才是科学,不能促进发展的,都是伪科学,是要被批判和摒弃的。

    原文: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64页

    体会:创新是发展的基础,这在当前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眼下最需要做的不是宣传这一说法,而是要着眼于如何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机制和体制。

    原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1页

    体会:创新能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国家首先要做的就便是如何激励创新,如何在一些见效慢、投入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由国家多投入、多鼓励、多扶持。例如对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重奖可见国家已经向这方面做了努力。但其实还不够,500万元与他所做出的贡献相比,还相差得太远,还无法达到真正激发人们的创新欲的层次和程度。况且从网民对于听到袁隆平拥有多部小车的传言时的态度中,多数网民认为国家还是给得太少,有的甚至认为“袁隆平就是拥有多部飞机也不过分”。这充分说明了人民对于在科技及其他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等人士是真心感佩的。国家应该在这方面顺应人民的愿望,对在创新方面做出杰出成就的人进行更有力度的鼓励与支持。

    原文:要深刻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必须牢记,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就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

    体会:邓小平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这一理论的基石。但科学发展观加上了“科学”,又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因为只有科学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更稳妥地发展,才是长期发展、快速发展的保证。

    原文: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2003年6月15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18页

    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提出来的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如果丢掉了这一宗旨,我党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办事方针,只有依靠群众,我党才具有强大的力量;周恩来提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彻底颠覆了“官老爷”的观念,正是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最直接和最直观的体现。

    原文:我们的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7月28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04-405页

    体会:曾几何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的需求仅仅只局限于吃饱、穿暖、生命有保障这一些最低层次的基本需求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一需求逐渐提升到吃好、穿美,并从精神方面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如需要民主、需要受到尊重、需要更好的人际和谐关系等等。这其实正是公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曾听不少干部感叹“现在的群众越来越难管了”,一个“管”字,恰恰说明了该同志头脑受到旧思想的流毒还未根除,影响还未肃清,还未从“官老爷”的作风中解放出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思想还未进入到他的思想深处。其实,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不正是需要从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去入手,去满足群众的这种民主的、政治的、受尊重的欲求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对这种欲求的充分重视和充分尊重。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真正地把人民群众当成社会的主人。

    原文: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弘扬中华文明和借鉴国外文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BF),《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274页

    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建国以来所保持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调整发展态势中可以看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经济的调整发展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而从98洪灾、512汶四大地震中所涌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友爱体系以及人民子弟兵在抗灾抢险过程中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与资本主义国家军队在抗灾抢险中表现的巨大反差,更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这说明中国要发展,要和谐,均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从东欧剧变,朝鲜发展的滞后又说明教条的、机械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有其巨大的局限性。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与国情、民情有机地结合,才能焕发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为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科学性是保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基础。科学讲究的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因时制宜,说穿了就是要建立在与中国的实际国情、民情相适应的基础上,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作为科学理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文: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和新特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把握好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统筹处理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善于运用我国综合优势,为我国现代化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资源保障,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12月3日)

    体会:全球视野,说白了就是对外开放。历史经验雄辩地证明,闭关锁国,关起门来做事是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的。最典型的莫如清帝国后期,即因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使一个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的泱泱大国沦落至于被八国联军长期践踏,只能以割地赔款,苟延残喘的境地!沦落到被面积和人口均不到中国的20分之一的弹丸小国侵略达8年之久!而纵观唐、宋、元、明、清等诸朝代的全盛时期,莫不是将视线锁定国际,放眼世界,与世界各国通商往来,进行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全方位、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昔日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史实召示着一个强国的根本之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